〖個案〗
我們“跟蹤指導(dǎo)家庭教育”課題組研究的個案中,有一個叫佳佳的男孩。他今年快4歲了,住在一個大院里。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大院里總有許多小朋友玩耍。佳佳也常和姥姥出來,但他寸步不離姥姥,總抱著姥姥的腿,或倚靠,或轉(zhuǎn)圈圈,從不肯走到小朋友中間去。他的眼睛直直地、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小朋友,臉上不帶表情,好像有心事,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好像對小朋友們玩的不感興趣?衫牙颜嬉菐丶夷,他又不肯了。
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小孩子這樣憂心忡忡?這要從佳佳出生不久說起。
佳佳剛出生不久,媽媽爸爸因為工作忙,照顧不了他,就把他送來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姥姥和姥爺身體都很健康,老實厚道,文化水平不高,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退休之后在家閑得好無聊。外孫的到來,恰好給老兩口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他們每天圍著佳佳轉(zhuǎn),照顧得無微不至,生活上根本不用佳佳的爸爸媽媽操心。佳佳剛來的時候,哭鬧得很厲害,但很快就適應(yīng)了新生活。姥姥常常推著小車,佳佳躺在里面,后面跟著姥爺,拿著水、板凳,背個小包,在大院里散步。熟悉的鄰居總要停下腳步,逗逗佳佳,稱贊孩子兩句。佳佳的媽媽爸爸抽出時間也來看佳佳,送點孩子日常需要的東西,在姥姥家停留一兩個小時后,就又匆匆地走了。
時光飛逝,佳佳快兩歲時,媽媽感覺到問題了:兒子看見自己不是很親,來就來了,走就走了,他玩他的,沒有反應(yīng),有時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媽媽心里開始不是滋味了。為了拉近母子的感情,媽媽來得勤了。每到周六、周日,就把佳佳帶到公園玩,帶回自己家住一天,準(zhǔn)備好吃的飯菜,買他最喜歡的玩具……這些招數(shù)很管用,沒多久,佳佳就重新喜歡上了自己的家,同時重新開始依賴媽媽:在姥姥家就每天盼著媽媽來;媽媽來了,就會扎著小手往媽媽懷里撲,臉上笑開了花;到媽媽該走了,他就生離死別似的哭啊鬧的。有時候天剛擦黑,佳佳知道媽媽快走了,就盯著不放。媽媽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嘴里不停地說:“媽媽別走了。媽媽帶佳佳走吧!本瓦B媽媽去衛(wèi)生間,他也不準(zhǔn)媽媽關(guān)門。可媽媽要上班,又不能真的把他帶走,每次只好挖空心思想對策:有時批評嚇唬孩子讓自己走;有時給佳佳許愿:“媽媽明天給你買好吃的……媽媽明天給你買飛機……帶你去動物園!庇袝r實在沒辦法,只好編個謊話兒把孩子支到陽臺上,自己偷偷溜走。到了第二天傍晚,佳佳早早就等在門口,嘴里念叨著:“我媽怎么還不回來?我給媽媽打電話!彪娫捓飲寢屢徽f今天不來,孩子就開始傷心地掉眼淚,飯也不好好吃了,整晚沒精打采,沒有笑容……
一來二去,哭成了佳佳的毛病了:睡醒覺就哭,磕一下就哭,鞋帶開了也哭,要吃香蕉沒人剝香蕉皮也哭,吃的米飯有點燙了也哭。搞得兩位老人不知該怎么好。姥姥倒是好脾氣、夠耐心,但也就知道愣愣地抱著他,沒什么新鮮招兒。情急之下嚇唬兩句,佳佳反而哭得聲音更高了。姥爺氣急了對孩子大吼:“哭什么哭,就知道哭,有你吃的,有你喝的,哭什么哭!”姥姥看姥爺發(fā)脾氣,就和姥爺吵。這一來孩子更是哭個沒完了,經(jīng)常抽抽搭搭地進(jìn)入夢鄉(xiāng)。
以后,街坊四鄰就更難看到佳佳的笑容了。
〖析案〗析案人/王曉春
在佳佳的個案里,姥姥和媽媽雙方爭奪孩子的愛,都想讓孩子跟自己親,結(jié)果媽媽獲勝,孩子離不開媽媽了,但孩子每周還要在姥姥那兒呆大部分時間,于是孩子焦慮不安,出現(xiàn)明顯的心理問題。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競爭,所有人都輸了。
問題出在哪里呢?
問題在于這幾位家長都有些自我中心,都把自己的情感需要看得過重,而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孩子的需要,考慮自己的做法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后果。
姥姥姥爺是隔輩人,人老惜子,教育意識或許不強,可以理解。問題主要在孩子媽媽身上:如果你工作確實忙,必須讓孩子與姥姥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