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fā)性沒有發(fā)育起來便為人父母的人,可能會壓制著孩子的淘氣、反抗等意欲性的活動!
所以,當家長在發(fā)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那么活潑可愛”嘆息前,先應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生氣。那些生氣勃勃、滿懷熱情地生活著的父母,他們一定會對孩子充滿意欲的淘氣、反抗產生共鳴。而感受到父母共鳴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活潑、熱情洋溢。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身影,模仿其行為成長起來的!
下面是一個家庭中的兩個孩子都拒絕上學的例子。
父母因為不喜歡外出,節(jié)假日全家人總是呆在家里,幾乎沒有一同出去旅游的經歷。后來父親到外地工作,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在家,依然過著懶得動彈的生活。
在我詢問了母親的成長過程后得知,得知她是被奶奶帶大的,奶奶很溺愛她,舍不得讓她做一點點事情。所以,她的自發(fā)性沒有發(fā)育出來,也沒有朋友。到了出嫁的年齡,聽從父母之命,經人介紹結了婚!
由于家長缺乏自發(fā)性,必然影響到了孩子們,他們既沒有朋友,也沒有什么情趣,便整天都呆在家里,慢慢地就出現了拒絕上學的現象!
每當接觸到這樣的例子,我總是不由得想,父母們自身的成長經歷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對孩子是多么的殘酷!
摘編自《心靈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