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想以最迅疾的方式制止寶寶惡劣的行為,于是打屁屁成了最簡潔有效的方式之一。
比如當(dāng)寶寶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往往會用哭鬧的方式來予以示威,一些父母開始時還能做到好言相勸,但隨著寶寶的不依不饒,父母的耐心逐漸地變成了煩惱,直至控制不住情緒,在寶寶的小屁屁上輕輕地拍打幾下以儆效尤,原以為寶寶會因害怕而停止哭吵,可令你氣惱的是,寶寶對你恐嚇性的巴掌根本置之不理,他甚至還在頑皮地沖你鬼笑。最終的結(jié)局可想而知,當(dāng)然是寶寶的小屁屁上出現(xiàn)了一個紅紅的巴掌印。
如果,父母以為挨打后,寶寶的一些不良行為便會從此消失,或者說至少在特定時刻比耐心說教有效的話,那么,你就錯了。從長遠來看,打屁屁絕對不是管教寶寶的最佳方式。打屁屁只會讓寶寶產(chǎn)生懼怕的感覺,而不是他認(rèn)識到自己的行為究竟有什么不妥之處,因此,打屁股看似有效,其實只是“治標(biāo)”的權(quán)宜之計。并且容易讓父母們忽略的是,自己的粗暴行為也會也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使他形成一種錯誤的認(rèn)識——以暴力攻擊別人是正當(dāng)?shù),而被別人以暴力襲擊也是正常的。
更糟糕的是,很多父母在打過寶寶屁屁之后,很快會產(chǎn)生內(nèi)疚感,為了能“撫平寶寶受傷的心”,他們會想方設(shè)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這時,這些父母沒有想到,他們的悔過行為又給了寶寶另一種錯誤信息,即讓寶寶認(rèn)為爸爸媽媽在用實際行動向他道歉,他原來的行為并沒有錯。很多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中一步步走向更加頑劣的明天。
由此看來,暴力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與素養(yǎng)更是無濟于事。但如果不能打,還有哪種方式能制止孩子的頑劣呢?
其實,只要用心,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育兒專家。
1、短時間的隔離
將寶寶暫時與家人和小朋友們隔離開來,給他足夠的時間,讓他冷靜冷靜。
隔離寶寶,既可以讓寶寶冷靜下來,也可以讓父母自己冷靜下來,這樣做可以有效防止父母在極不冷靜的情況下對寶寶采取暴力手段。待到大家都冷靜下來后,再指出他究竟錯在哪里,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他該如何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隔離寶寶的時間要視寶寶年齡大小適當(dāng)加以調(diào)整。一般以長1歲增加1分鐘為宜。隔離寶寶不是一種懲罰手段,只是讓寶寶短時間里冷靜下來的有效措施。
例如:寶寶與別的孩子發(fā)生沖突,他憤怒地沖向小朋友,給小朋友一記重拳。小朋友傷心地哭叫了起來。你的嘴張得大大的,想要狠狠訓(xùn)斥一通寶寶,同時你的手也伸了出去,想給不講道理的寶寶一個教訓(xùn)。但是,請你還是冷靜下來,將寶寶關(guān)進他的小房間,讓他獨自安安靜靜地考慮片刻。等寶寶冷靜下來,再找機會與他好好談一談,告訴他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正確應(yīng)對剛才的情形。
2、闡明事情的后果
讓寶寶意識到他錯誤行為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明白這必將會導(dǎo)致令人不愉快的結(jié)果。
采取這種方式給寶寶以教訓(xùn),最重要的一點是,寶寶已經(jīng)具備足夠的理解能力,以確保他確實能夠理解他的行為與他所受到的懲罰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例如:如果寶寶將他的小房間弄得一塌糊涂,無論你怎么勸說他都不想自己收拾,那就將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以示懲戒。當(dāng)你拿走玩具的時候,寶寶可能會采取各種挽救措施來挽回局面,比如他滿口答應(yīng)馬上就收拾,但就是不付諸行動;或者他干脆跟你耍賴,以哭鬧要挾等等。如果你就此罷手,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你一定要堅持原則,只有這樣,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