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體罰
體罰往往增加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攻擊行為起了示范作用。表面上,父母的懲罰使得孩子們的攻擊性行為有了一定的收斂,但實際上,孩子們并不是性格變溫和了,而是學會在某些情境下或?qū)δ承┤瞬坏貌皇諗孔约。有的孩子挨了打之后,更為憤怒、生氣,背著父母,轉(zhuǎn)而發(fā)泄在其他人或物品身上。
采用強化法
對有些兒童來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引起注意,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父母和教師注意他們了,他們心里就很高興,下次還會繼續(xù)那么做。所以應對兒童不太過分的攻擊性行為“視而不見”,不要加以注意;對兒童的合作、助人等行為加以鼓勵。
給孩子樹立好的行為榜樣
攻擊性強的孩子,如果呆在攻擊性不強的孩子中間,慢慢會變得平和,不那么愛攻擊。注意,不是把他放在許多比他弱小的孩子中間。如果那樣的話,他會欺負小弟弟妹妹,而成功的體驗又會使他更富有攻擊性。
盡量避免讓孩子看暴力電視
現(xiàn)在的電視中血腥、暴力的鏡頭越來越多,孩子們看電視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對孩子來說,電視中展現(xiàn)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他們會在實際生活中模仿電視中的行為。這使得孩子對暴力行為習以為常,這種使人冷漠麻木的效應,很容易影響那些侵犯性強、自控力差的孩子,當他們遇到?jīng)_突人際沖突時,自然而然地就采用了攻擊性行為。因此,不要常常把孩子交給電視機去“照看”,要關掉電視,多和孩子共同游戲、交流。
教給小頑童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讓攻擊性強的孩子來解決一個社交沖突,他提出的辦法比較單一,不會采用比較平和婉轉(zhuǎn)的方式,大多比較直接,一旦不成,就轉(zhuǎn)而采用攻擊性行為。對攻擊性孩子來說,攻擊性行為是他們達到目的的手段。所以,要常常設置沖突情境,訓練孩子用更多更好的辦法。
采編自:媽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