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引起幼兒吃的興趣。
家里有幼兒的媽媽在做菜時要特別小心,不要用刺激的辛香料使孩子吃得哇哇叫,下次他就不肯再吃那樣食物了。變化食物的形狀,例如把孩子不吃的青菜或紅蘿卜剁碎,混在絞肉里,做成丸子,讓孩子也有機(jī)會吃到他不愛吃的食物,才不會營養(yǎng)不均衡。吃飯時要求孩子在吃飯時間和大家一起坐在餐桌前,如果他不想吃也不要強(qiáng)迫他,讓他離開餐桌,但是在下一餐飯之前,除了開水之外,什么吃的都不要給他,也不能喝牛奶。剛開始孩子會哭鬧,但是父母一定要堅持,餓他一兩餐不會有事的,不久之后孩子自然明白乖乖吃飯才不會挨餓。
對于明明可以自己拿筷子或湯匙吃飯,卻要人家喂的孩子,有可能是父母因為怕他自己吃得到處都是,或是吃得慢吞吞,干脆用喂的比較快,因而養(yǎng)成孩子不愿自己吃。要改正這種情形需要靠師長和同輩的力量。如果孩子已經(jīng)上了幼兒園,請學(xué)校老師幫忙,讓孩子看看別的小朋友都自己吃,他也要自己吃,一次先給他一點點,等他自己吃完了,就好好地鼓勵他一番,然后再給他一點,一直到養(yǎng)成他自己吃飯的習(xí)慣,才一次給足一餐的分量;如果還沒上學(xué),媽媽可以邀請親戚朋友的孩子到家里來吃飯,其中有乖乖吃飯,會有模仿的心態(tài),也要自己吃,父母再加以適當(dāng)?shù)毓膭,也請其他小朋友鼓勵他,孩子會自己吃得很高興的。
不愛吃飯的問題不是三兩天可以調(diào)整得好的,父母必須以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準(zhǔn)備和他長期“抗戰(zhàn)”。值得注意的是,在逼孩子吃飯的同時,還要考慮孩子的食量問題,有的孩子其實已經(jīng)吃飽了,父母卻要他再吃一點,再吃一點,弄得孩子對吃飯反感。除非孩子瘦弱到影響他的活動量了,不然硬逼孩子吃完,只會使情況更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