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與孩子平等交流,相互溝通
首先,家長應摒棄傳統(tǒng)文化中陳舊和錯誤觀點,如“三綱正!敝械姆饨议L制,“不打不成器”“船到橋頭自然直,孩子大了自會好”等觀念;樹立父母與孩子平等相處,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民主觀念;對孩子的缺點錯誤堅持說服教育,講清道理,使之口服心服,自覺糾正。
其次,家長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與獨特作用,樹立為國教子的思想。
第三,家長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思想修養(yǎng)、學習科學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四、讓孩子融入社會
孩子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必須讓孩子大膽接觸自然,接觸社會,不斷與社會融為一體。
交往行為的發(fā)展促進幼兒的社會化、幼兒期的交往關系,將會對他今后的人格特征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一貫體驗競爭的勝利,就會形成高大自傲的人格;如果總體驗失敗,就可能背上自卑的包袱。因此,有必要使孩子從小就經歷各種豐富的交往關系,讓孩子在游戲中承擔各種角色,培養(yǎng)其交往能力,通過交往活動適應環(huán)境,為將來適應社會做好準備。
五、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
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的精神,如表揚孩子刮風下雨堅持到幼兒園去,鉆山洞、蕩秋千、攀高爬山時提醒安全而不加阻擋,游戲中發(fā)生困難時,讓孩子自己解決。并注意孩子自制力的培養(yǎng),教育孩子具吃苦耐勞的品質。
在1999年的國際兒童年上,聯合國提出“人類應該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兒童”的口號。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質和優(yōu)良的素質,健康的心理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生,為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為了家庭的幸福美滿,父母應讓孩子融入社會,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追求合理積極的教養(yǎng)觀,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精神環(huán)境,為你的孩子營造愛的氛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