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提起縣物價局吳沛華副局長和縣審計局李速建書記夫妻倆,人們無不羨慕:他們不僅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還有一對如明星般耀眼的兒女——北京大學畢業(yè)的女兒吳焱,清華大學在讀的兒子吳昊。人們在羨慕之余不禁要問,他們是如何教育出這么一對優(yōu)秀兒女的呢?曾榮獲“徐州市十大杰出母親”的李速建總結說,她和丈夫的家教秘訣就是一個“慢”字。
慢一點認字,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識字、數(shù)數(shù)為主的早期教育,而是讓孩子聽兒歌、猜謎語、背古詩、玩積木等,讓孩子快快樂樂地玩,堅持不讓孩子上學前認字。
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性的,但教什么、怎么教,我有自己的一套。孩子小時候經(jīng)常在螞蟻窩前看螞蟻,泥土地里看蚯蚓,青草叢里看昆蟲……在太陽底下一蹲就是大半天。奶奶擔心孩子曬壞了,不讓孫子去。我阻止了孩子奶奶,說孩子在動腦子呢。
兒子1歲時就喜歡拿著筆亂畫,我覺得這可以鍛煉想象力,就由他信手涂鴉,但要講出畫的意思。雖然從沒找過老師輔導,兒子四年級時得了全國繪畫比賽二等獎,還自編自繪了一套連環(huán)畫《新武松打虎》,40多張圖配上有趣的文字,對古典故事進行了全新的演繹。兒子的繪畫能力為他在清華大學做系學生會宣傳部長提供了幫助,“非典”期間他創(chuàng)作的一組抗“非典”漫畫在新華網(wǎng)發(fā)表,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慢一點出成績,使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孩子上學了,我關注的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著重抓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
自主,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首先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按時作息,保證上課時精力充沛。再就是認真聽課,我告訴孩子,看書1小時不如聽老師講授10分鐘。三是必須獨立完成作業(yè),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想法弄懂。
自覺,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是持久學習的動力。女兒學加減法時,我覺得多做題目看似效果顯著,可是太枯燥,可能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于是,我們開展了一場“家庭快樂教學活動”。每天傍晚,我們帶上孩子邊逛街邊進行加減法訓練: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4根電線桿,前面還有3根,等我們走完,一共經(jīng)過多少根電線桿?家里吃水餃,爺爺要吃20個,奶奶要吃15個,他們一共吃多少……
我覺得,孩子每天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就夠了,多做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我很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孩子的“額外負擔”是每天一問,或是看圖說話,或是課文后面的思考題,而且只讓孩子口述,說不好我來補充,說得好立即表揚。這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好成績只是早晚的事。
慢一點享受,給孩子純真的心靈
我們對孩子從小就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給孩子講革命烈士趙一曼的故事,講自己上學時的團員義務勞動,教育孩子有勞動任務時要揀重活干,別人不愿意干的臟活也要干,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我們從不給姐弟倆買零食,吃飯不允許挑食,生活上不給孩子搞特殊化。因此,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并沒有使姐弟倆養(yǎng)成享受、嬌氣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