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件無價之寶,那就是上面有56位美國開國精英們簽名的《獨立宣言》。然而,在這份神圣的文件上,卻有兩處缺憾。在這份文稿成稿后,大家發(fā)現(xiàn),文稿中竟遺漏了兩個字母。按照常理,應該把這份文稿再重新抄寫一遍。不過,這56位精英卻沒有這么做,他們只是在字里行間,將這兩個字母填在了它們應該在的位置上,然后,在文件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就迅速為這份文件的內(nèi)容去奮斗了。
這讓我想起另一件事情。
有一年夏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母親正在斥責自己的兒子。那個小男孩只有四五歲的樣子,他在吃雪條的時候,不小心把融化了的雪條滴到了衣服上。那位母親從他小時尿床開始數(shù)落起,認為他連這種小事都會惹出麻煩,以后不會有什么出息?粗莻孩子臉上的無助表情,我相信,并不單純是因為母親的斥責,其中還有對前途的無望。
雪條滴落到衣服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件小事,只要告訴他道理,讓他以后注意也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在像你所想像的那樣,能夠成長為快樂、健康、成功的人。就像《獨立宣言》中遺漏的兩個字母一樣,一些小錯誤無傷大局,重要的是整個《獨立宣言》的內(nèi)容,并能夠為這份內(nèi)容而奮斗——一兩個字母,不該是損害整個奮斗熱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