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我兒子4歲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我?guī),他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跟孩子相處,他們之間的關系很淡,互相都不怎么想念。馬上過年了,我愛人放年假回家,我很想趁這假期幫助他們培養(yǎng)父子感情,讓他爸爸發(fā)揮應有的教育作用。我是不是該暫時退出,讓他爸爸代替我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安排其他事情來做?
回答: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愛和母愛都非常重要,缺失任何一種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兩者一樣重要,但教育的作用不同,不可互相代替。
父愛和母愛是有差別的,我們可以從父母與孩子的日常交往來看兩者的不同。在交往的內容上,母親;ㄝ^多的時間照顧孩子的生活或輔導孩子學習;父親則花較多的時間與孩子游戲。在交往的方式上,母親更多地摟抱孩子,與孩子進行一些溫和的活動;父親則更多地通過身體運動與孩子玩耍,做一些較劇烈的、冒險性的活動等。在交往的態(tài)度上,當孩子摔倒了,母親常用“沒摔壞吧,都怪石頭”、“以后千萬別亂跑,聽話就是乖寶貝”來安慰和規(guī)范孩子;而父親常會大聲地說“勇敢些,爬起來”、“為什么不看路,下次要注意”?梢,父親和母親同孩子的交往是很不一樣的,帶給孩子的教育影響也很不一樣。所以你說自己先暫時退出,讓他爸爸代替你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樣做孩子真正獲得的也不是完整的母愛和父愛。再說,孩子已經4歲了,在運動方面的需求比生活照顧的需求更多。當然,讓先生適當地代替你做一些照顧孩子的事也很好,這可以拉近孩子和父親之間的距離,讓父親的形象變得親切、具體。
培養(yǎng)父子感情,讓父愛發(fā)揮教育作用,重要的是要讓父親將本身所具有的男性特點融入到親子交往中。比如讓父親和孩子一起玩運動性、技術性、智能性較強的游戲,這樣父親所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堅毅、深沉、果斷、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等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孩子,這樣就有利于促進孩子身體、智能、性格的發(fā)展。
至于說安排什么具體事情讓孩子的爸爸做,則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去琢磨。比如一起在家做些小游戲,或到戶外跑跑,到公園逛逛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共處時間,有產生互動和交流的事情,能引起他們兩個人的溝通。如果只是一起呆著,各干各的,那效果可想而知。當然,母親在中間也要起粘合劑的作用,隨時準備把他們兩個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