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八九個月具備獨立的攀爬能力,到他1歲多脫離父母的懷抱嚷嚷著要“自己走”開始,可能的危險就如影隨形,寶寶可能受到陌生人的侵犯和騷擾,可能因為貪看玩具、花燈或風(fēng)景與父母走散;也可能因為忽略了安全標(biāo)識遭遇意外傷害……
對寶寶的安全教育應(yīng)當(dāng)進行到哪一步,才既不會讓寶寶誤認(rèn)為這個社會上都是壞人,都是危險的事物,想安全必須一刻也不離爸爸媽媽,又不要讓他在走近危險區(qū)域的時候毫無警覺,一點自我防范的意識也沒有?《母子健康》告訴媽媽們,寶寶的自我防范要做到哪一步,才剛剛好。
與陌生人交往篇
有陌生來電
怎樣在電話里得體地應(yīng)答,才能既聽上去有禮貌,又避免透露寶寶是一個人在家或與保姆在家的情況?
一般來說,我們不贊成寶寶接到陌生電話時告訴他人家里的信息。不要說“我爸爸媽媽不在家,請你晚上再打過來。”
● 寶寶說:“我爸爸在洗澡(或我媽媽在樓下的超市給我買果凍),你以后再打。”
● 向?qū)Ψ剿饕娫,說“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讓他打給你”,也是一個辦法,一般“有危險的陌生人”都不會把電話留下來。
有陌生人敲門
有時寶寶單獨在家時會有收牛奶費、收垃圾費的人叫開門,也有陌生人托著寶寶最愛吃的披薩餅盒子,說是“你媽媽叫我送比薩餅給你,你媽媽已經(jīng)付過錢了,快開門讓我把餅給你。”
這種情況要告誡寶寶千萬不要開門。
● 寶寶這樣說:“我爸爸現(xiàn)在在午睡,不方便叫醒他。請半個小時后再來好么?”
● 或者這樣說:“我現(xiàn)在沒有錢給你,等我媽媽洗澡出來。”
TIPS
父母要絕對告誡寶寶不可給陌生人開門,大一點的小孩父母可以給列一個單子,哪些人來了可以開門的,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透過貓眼看清楚后,是可以開門的。不妨把這個單子貼在門上,對孩子是一個提醒,也是一個警告。
路遇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媽媽的視野范圍內(nèi),與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帶他們的家長一起玩,是安全的,比如在兒童游樂場和充氣城堡內(nèi)。但如果有人套問你的父母都做什么工作,家住哪里,寶寶在上哪間幼兒園,平時是誰接你,這個陌生人就有“熱心過度”之嫌。
要教育寶寶不能跟“熱心過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零食。
● 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擺脫陌生人的糾纏,可以向游樂場的工作人員和保安求助。
● 也可以對陌生人說:“這些我都不記得了,要不你去問我爸爸?我爸爸就在那邊!”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圖,他一定會逃之夭夭。
陌生人臨時接寶寶回家
如果有陌生人哪怕是比較熟悉的人要接寶寶回家,怎么辦?
告訴寶寶,絕對不要讓寶寶上別人的車,比如寶寶在社區(qū)里騎車,就算是鄰居要載他回去也要婉拒。
爸爸媽媽要強調(diào)一點,除非爸爸媽媽同意,不要坐人家的車子是一條鐵的紀(jì)律。
寶寶說:“沒關(guān)系,您先走吧。”
TIPS
如果的確爸媽有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寶寶的可能性,怎樣讓寶寶明白眼前這個陌生人有沒有危險性?很簡單,父母應(yīng)該與寶寶事先講好一個安全密碼,這個來接你的人知道“口令”,寶寶就可以跟他走,否則就不能。父母要確保每個安全密碼只使用一次,而且經(jīng)常在家與寶寶“溫習(xí)”這一密碼,免得寶寶忘記,F(xiàn)在有些拐賣兒童的事件會發(fā)生在熟人之間,因此,與4歲以上的寶寶達成默契,設(shè)一些“安全口令”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緊急情況應(yīng)對篇
在商場或者超市走丟了
如果是在商場和超市里走丟的,要事先訓(xùn)練寶寶:
1. 保持鎮(zhèn)定,不要哭鬧。
2. 馬上跟最近的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父母要多多指點,讓寶寶認(rèn)得常去的購物場所的工作人員制服)。
3. 在商場或超市都有廣播站,一般負(fù)責(zé)播報商品信息,也負(fù)責(zé)替走失的兒童尋找家長,因此第一時間去廣播站,可以讓父母知道寶寶在哪兒,是否安全。
4. 寶寶可要求女性工作人員帶自己留在廣播站或去總服務(wù)臺等待家長來接。
如果是在馬路上走丟的
1. 向最近處的警察或交通輔警求助是最安全的。
2. 如果一時無法找到警察,可以向最近處的報攤或書報亭主人求助,讓他打110報警。
3. 一般來說,等警察到來后,只要寶寶說得出家中地址或電話,警察完全可以幫忙把他安全送回家。
遭遇“身體騷擾”
兒童性騷擾的問題現(xiàn)在在極個別的地方演變?yōu)榉浅毫拥膯栴}。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這個問題越是懵懂,容易被糖果、氣球之類的小恩小惠誘騙,也不容易分得清哪些是善意的、好的觸摸,哪些是惡意的觸摸,還有的不懷好意的人會跟寶寶訂立“保守秘密條約”,不讓他把受到騷擾的事告訴父母。因此,諸如此類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在前頭。
TIPS
父母要告訴寶寶,凡是我們的游泳衣掩蓋的部分是不能給陌生人看和摸的,除了爸爸媽媽和醫(yī)生護士,誰也不能看或摸你這一部分身體,如果有人強迫你,應(yīng)該馬上跑開,或馬上告訴爸爸媽媽。
寶寶遭遇強行抱持?
如果寶寶遭遇強行抱持,怎么辦?
● 告訴寶寶絕對不能上陌生人的車。
● 如果有人要你幫她找丟失的小孩或貓,要你上車去“認(rèn)地方”,應(yīng)該馬上離開,朝跟車行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跑。
● 如果有人硬是抱持你上車,寶寶應(yīng)該喊叫“救命”或大聲說:“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
注意
光用肢體語言掙扎還不夠,因為有人會認(rèn)為這是小孩子在犯犟不聽話,或者家長在強迫他安靜。一定要喊“你不是我的爸爸媽媽”,有些寶寶膽子小,從不大聲說話,家長以防萬一,應(yīng)該讓寶寶在家練習(xí)幾次,讓寶寶培訓(xùn)出那樣的急智與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