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形象化。時間是抽象的,但我們做的事是現(xiàn)實的,時間的流逝是和具體的事情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當孩子問你,什么時候吃晚飯時,你不僅告訴他10分鐘以后,最好還應(yīng)讓他明白10分鐘有多長,可以這樣說你去自己的房間用積木搭一個房子好嗎,10 分鐘之后,咱們就可以開飯了。
6、定時器。一個通常在廚房用的定時器也能幫上忙,這個小工具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不同的時間長度。比如用定時器定10分鐘,然后告訴你那正在浴盆里玩得興高采烈的小東西,10分鐘之后,這個小鬧鈴就響了,那時你該洗完了。
7、故事書。有一些簡單的故事書,里面會用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順序,告訴孩子們時間的推進,他們一邊聽故事,一邊就可以知道故事書里的小熊一天做了什么,一天的時間可以做哪些事。
8、允許錯誤。時間是這么復(fù)雜,孩子們很容易在表達的時候用錯詞,你只需要用正確的詞替換掉錯誤的詞語,改變一下他的表述,別急于指出和糾正他的錯誤用法。例如當他興沖沖地告訴你,我明天去奶奶家了。你可以對他說,我們今天去了奶奶家。就如同當初學(xué)習說話一樣,孩子們可以在這日常的交流與潛移默化中,學(xué)會正確地表達時間。
時間有多長
時間的長度既可以用鐘表的指針來表示,而且還有能夠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的計量方式:
時間長度
能做什么
1分鐘
洗干凈手
2分鐘
穿好衣服和鞋子
3分鐘
刷牙
5分鐘
串一串珠子
半小時
看一個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