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前孩子還不能和成人進行正常言語交流。有些父母就認為,對這時期的孩子進行語言教育,是對牛彈琴,枉費心機。殊不知這正是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個最大最早的失誤。
一歲前的語言教育該怎樣進行呢?
早開口,早交談,常逗引,多刺激。周歲前的孩子不會講話,更談不上交談,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也可以等待一年,等孩子開口以后再和他說話。因為這時孩子雖不會說,但完全可以聽。很多研究資料表明,孩子口語能力的形成,需要多種語言中樞的協(xié)調活動,尤其是聽覺言語中樞的參與和調節(jié)。人們常說,聽是說的基礎,沒有聽音作準備,發(fā)音也就困難。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還告訴我們,豐富合理的刺激,科學的逗引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感受性,增強各種感官的靈敏度,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愉快情緒,例如父母經(jīng)常用音樂、玩具等刺激來逗引,或用語言、撫摸動作來逗引,都能激發(fā)出孩子發(fā)音的模仿動作和歡快的情緒。而這種歡快的情緒狀態(tài)正是孩子呀呀學語的情感基礎。
少用小兒語,多教規(guī)范詞。小兒語的典范特點是單音重復和以音代物,例如飯飯(吃飯)、面面(面條)、帽帽(帽子)、汪汪(狗)……這種小兒語言發(fā)音簡單,孩子容易掌握。因此,在孩子初學講話時,成人總喜歡用小兒語來和孩子說話。小兒語在激發(fā)孩子說話興趣,幫助孩子在發(fā)音方面和表達愿望方面是有益的,然而小兒語只是一個時間很短暫的過渡語言,由于它不規(guī)范,不能成為人們習慣化的交往語言,在個體語言發(fā)展過程中很快就要被淘汰。例如“飯飯”很快要被吃飯代替,“汪汪”很快又必須改成小狗,與其這樣學會了再改,浪費精力和時間,還不如教孩子一次就說好,直接教給孩子規(guī)范的、習慣化的詞匯、用語。事實證明,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很強的,沒有必要把小兒語作為必不可少的語言發(fā)展階段來理解和對待。
語言與實物相連,語意與情境配合。每一個詞都代表著一定的事物,每句話都包含著一定的意思。未滿周歲的孩子理解能力差,因此教他們說詞的時候最好出示相應的實物,而且要反復多次,例如看見媽媽教“媽媽”,看見奶瓶說“奶瓶”,這種讓孩子邊看邊聽、視聽結合同步進行的辦法,可以使聽到的詞匯具有鮮明的形象和具體的內容,也有利于把看到的事物用一定的詞匯鞏固下來。教一個一個的詞應該這樣,讓他們聽一句一句的話,也要將語句和語意緊密配合,例如讓他們聽 “爺爺取報紙”、“我們去看花”、“爸爸走了”等句子時,就應與爺爺取報、看花、爸爸走等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孩子在邊看、邊聽、邊參與的過程中,就慢慢地學會說各種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