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
一早,琦琦就來了,她在教室里走來走去,一會兒玩玩這個,一會兒玩玩那個,看到凡凡在玩插塑,她也玩起插塑來了。
我問:“琦琦,今天想學什么本領(lǐng)?想好了嗎?”
“玩插塑!”可沒一會兒,琦琦又想換了。
“琦琦,看!凡凡在搭機器人呢!這可是很有難度的,本領(lǐng)真不。”
聽到我贊揚凡凡,琦琦也決定搭機器人了,開始,拿到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
“呀!這樣看起來有點亂哦!”我說。
“那我用一個顏色搭!”搭了沒多久,琦琦就說:“好了,我搭好了!”
“?機器人沒有身體怎么行啊!”她就搭上了身體,又想走開。
“機器人的手和腳呢?”聽了我的話,她又開始搭手和腳。
“你再仔細看看,手和腳是什么樣子的?”可她再也不理會我了。
交流討論時,我表揚琦琦今天學新本領(lǐng),再請小朋友來看看她的本領(lǐng)學得怎么樣,大家表揚她顏色清楚,可馬上有小朋友提出:
“怎么沒有腳的?”
“怎么沒有手的?”
琦琦指著身體下面的部分,爭辯道:“那就是腳,頭旁邊的兩條線那就是手!”
小朋友馬上就不同意了,“手怎么長在臉上的!腳中間不該搭在一起的!”
我問:“有辦法改進嗎?”
“把腳中間的積木拿掉!”“把手插在身體上!”……
琦琦說:“我明天再來搭!”不過就今天的進步,琦琦得到了一個五角星!
第二天的區(qū)角游戲中,琦琦選擇了玩拼圖,于是我走過去,問琦琦:“你昨天的機器人完成了嗎?”聽到我的提醒,琦琦馬上對機器人進行了改進工作,并且很仔細也很認真。
這次改進后的機器人受到了小朋友的贊揚,琦琦表現(xiàn)得很得意。
分析:
用琦琦媽媽的話說,琦琦就是做事情沒有長性,不專心,其實這完全是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例如,教室的布置過于花哨,更換的次數(shù)過于頻繁,教師的衣著打扮過于新奇,都可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雖然琦琦沒有完全按老師要求完成作品,但,孩子已經(jīng)在進步了,這時給予五角星獎勵,以激勵她好的行為能繼續(xù)保持。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是一種正面強化。孩子十分希望自己的進步能得到成人的承認和肯定,所以作為教師就應(yīng)及時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及時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加強孩子的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作為老師就得抓住他們的不同特征來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