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洞中取物
觀察時間:12月12日
觀察背景: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孩子們用完午餐在陽臺上,邊玩玩具。游樂冬日溫暖的陽光,孩子們也顯得格外的活躍,同伴之間互相交流,分享著自己帶來的玩具。一切顯得那么和諧和溫馨。
觀察實錄:
坐在空調(diào)機旁邊的幾位孩子發(fā)現(xiàn)了空調(diào)架下的小洞,他們對這個小洞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孩子的特點就是往小洞洞里面塞東西。趙孝南把自己的玩具手機塞了進去,這個小洞洞正好容進一只小手機的空間,于是,趙孝南塞進去想拿出來,但是夠不著,越是手伸進去手機越是往里挪。這是他著急了:蔡老師,我的手機拿不到了。我看了一下,這個洞洞兩邊是相通的。于是,我就說;自己想想辦法,怎么拿出來。這時陳丹尼來了,“我來用筆拿(是她磁板筆)由于筆太短不但沒拿到,而且沒拿住,筆也一起掉進了洞洞。這時,陳丹尼著急了“老師,我的筆掉進去了,你幫我拿一下”我說:怎么幫呀?他說:你的手指比我們的長,能拿到。(在我們的身體中有過比較)。我試了試沒夠著說:要用長一點的東西幫忙。這時,趙孝南好象受到了啟發(fā),馬上跑到曬在太陽底下消毒的積木那里,用長條積木拼搭成了一跟長長的小棍,只見他熟練的揀了幾根相同的長條積木,很快拼好了。來到空調(diào)機旁對著小洞伸過去,這時在洞洞的另一頭出現(xiàn)了手機,他拿到了自己的手機,擦了擦灰塵,緊緊捏在手中。陳丹尼見狀,馬上學他的樣也用小棍在洞洞里藏,在洞洞的另一頭出現(xiàn)了她的磁板筆。她高興的跑道我面前說“蔡老師,我拿到了。”我看到了整個過程,為孩子的成功感到高興。
反思與對策:
皮亞杰的“平衡因素論”指出:在求知活動中,主體是主動的,因而,在他面臨外部質(zhì)疑時,孩子們就有所反應(yīng)。從而使他們內(nèi)部認知結(jié)構(gòu)趨于平衡;顒又薪處熢诤⒆诱埱髱椭鷷r,沒有馬上回應(yīng),而是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給幼兒探索設(shè)置疑問,促使他們積極有所反應(yīng),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火花。促使他們積極的探索,找尋結(jié)果,最終使他們的認知結(jié)構(gòu)達到更高水平。先用手指,再用筆,最后借助輔助材料拼搭,最終拿到手機。
因此,當幼兒的探索趨于停滯狀態(tài)時,只要教師提出問題,營造新的問題情境,就能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從而是活動更具有生命力。瑞吉歐教學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并拋給孩子“告訴我們,要隨時注意觀察幼兒,及時捕捉幼兒中有價值的問題與活動,讓孩子投入新的思考,關(guān)注孩子的尋常時刻,挖掘有價值的東西。在洞中取物
這個活動中孩子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對于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是有價值的。
首先要明確觀察手段,看,聽。觀察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傾聽幼兒的對話,捕捉觀察的契機。
其次,觀察要針對活動目標,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在幼兒偏離目標時及時拉回來。
觀察前明確目的,觀察時就有針對性,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隨意性。每次觀察,事先教師應(yīng)清楚:觀察什么,為什么而觀察,觀察要解決什么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