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爸媽采取兩種比較極端的方法來對應寶寶間的矛盾,一種是極端護著自家寶寶,另一種是極力要求自家寶寶謙讓。這兩種方法的結果基本上就是造成一方寶寶大哭大鬧,然后爸媽為了安撫哭鬧的寶寶,可能許諾很多本來不該答應寶寶的事情以求息事寧人。 ? 寶寶個人天賦屬哪種類型
做一個有辦法的媽媽
自家寶寶與小伙伴發(fā)生矛盾,爸媽最好先旁觀,讓他們自己處理,當矛盾升級到寶寶自己無法解決向爸媽尋求幫助的時候再出手。
此時,一邊倒的處理方式是不足取的,“和事佬”應該采取一個中立 的解決方案,讓兩方的寶寶都滿足,接下來,我們就舉個例子吧。
一家
肯德基餐廳里,3歲的冬冬和28個月大的妮妮在爭搶一輛購物手推車。推車是冬冬和媽媽剛在大賣場里買下的,在餐廳就餐時,被妮妮看中了就推去玩。當妮妮把車推到冬冬可以容忍的范圍之外時,冬冬便上前試途要回車子。他并沒有開口,只是伸手來拉車子;而妮妮似乎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于是抓住車子不放手。妮妮的外婆馬上出面呵斥她:“怎么這樣霸道?小哥哥要拿回去,趕緊放手!”妮妮顯然不愿意就此放棄,對外婆的話充耳不聞,兩個寶寶就僵持不下,一輛小推車在他們倆中間移來移去。
冬冬的媽媽請妮妮的外婆退下來,留空間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僵局持續(xù)了大約5分鐘,冬冬向媽媽求助:“媽媽,我要回家。”媽媽微笑著上前,給兩個寶寶提了一個建議:讓妮妮送送小哥哥,倆人一起把車推到餐廳大門外,然后離別。
皆大歡喜的結局
兩個寶寶都表示同意,齊心協(xié)力把小車推到餐廳門外。走出餐廳幾步,妮妮便自動松開了手,冬冬大大方方地對她說“再見”,就推著小車跟媽媽一起回家了。妮妮的外婆點頭稱贊:“還是這位媽媽有辦法。”冬冬對媽媽的做法很滿足,承認自己原先只想憑自己的力量來搶奪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從而對媽媽更信任了。這樣的結局可謂是皆大歡喜,既讓兩個寶寶都開心,又沒給對方的家長增添麻煩,自己也能順利從矛盾里走出來。
說什么也不放手
每個寶寶對于自己感愛好的東西都是不愿輕意放棄的,寶寶對自己物品的捍衛(wèi)也是執(zhí)著的。假如家長采用強制手段迫使他放棄,寶寶根本不明白“謙讓”的道理,只會覺得委屈而大哭。
媽媽我要回家
寶寶求助的信號很奇妙,他并沒有提出要媽媽幫他奪回車子,而是婉轉地要求回家。其實他給出的信號是要媽媽來幫他結束這場爭執(zhí),因為他覺得自己憑借蠻力硬搶不能奏效。假如爸媽馬上出手幫寶寶搶回物品,往往違反寶寶的初衷,而且給小朋友的爸媽留下一個很不友善的印象。
送送小哥哥
冬冬媽媽的做法非常正確,她很巧妙地給出一個中立的建議,讓寶寶們一同推這輛車,并且給出一個距離限定。這個中立的建議得到了矛盾雙方的認可,給兩個寶寶一個臺階下臺。于是,本來相反方向用力的兩個寶寶,朝同一方向使力。妮妮達到了推一會兒車的目的,冬冬也如愿很快地拿回了車子。
寶寶自得其樂,爸媽不要攪局
有時候寶寶間未必有多大的矛盾,反而爸媽的不正確介入使矛盾由小變大。比如在玩具柜臺開
電動車,一個寶寶坐在車上開,另一個寶寶自愿去推他。
坐在車上的開心得很,后面推車的也自得其樂,兩個都很享受這個過程。而推車寶寶的爸媽卻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吃了虧,而坐在車上寶寶的爸媽也擔心這樣算是“欺負”了同伴。于是兩邊的爸媽都出面讓這種游戲快點結束,其實是攪了寶寶的局呢。
同伴交往對寶寶身心發(fā)展很重要,家里人的行為對寶寶的人際交往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做好社交的示范表率以外,有些行為也要避免哦。
寶寶會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媽的言傳身教不無關系,怎么樣才能讓寶寶受歡迎呢?這就要爸媽平時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寶寶使用禮貌用語,教寶寶友愛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讓寶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練,學會自己解決交往中發(fā)生的問題。
這樣做不利于寶寶發(fā)展同伴交往
和同伴的交往必須要在實踐中才能發(fā)展起來,與其他寶寶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讓寶寶學會自己處理。包辦代勞,事事為寶寶出頭,是不可能讓寶寶學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讓寶寶吃虧,于是教寶寶怎么霸道,暫時是不吃虧了,可長久以往只會讓寶寶陷入被其他寶寶 “孤立”的境地,得不到來自其他寶寶的友愛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閉的小環(huán)境里,性格只會變孤僻哦。
因為玩玩具發(fā)生“爭議”,對方爺爺竟然過來推了寶寶一把。
帶寶寶去公園時,碰到一位爺爺也帶孫子在玩。他要玩我家寶寶的玩具,寶寶很大方就給了他。寶寶也想玩他的玩具,可他不給,寶寶就“搶”了,兩個小孩就抱在一起打。沒想到對方爺爺馬上就跑過來幫忙了,寶寶被爺爺推得摔了一大跤,這個爺爺還罵我家寶寶,說她沒教養(yǎng)。我家寶寶倒還摔得很開心,還以為是在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