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愛因斯坦獨自沉思的生活、研究方式,也給了他無窮的靈感和啟迪。愛因斯坦日后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正源自于他對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感應和體悟。
Tips:
伸手摸得到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必須走進大自然。對大自然純凈地聆聽與欣賞本身就是一種美。帶幼兒踏青、郊游,去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或者到野外,聽聽風聲、雨聲或是蟲鳴,看看藍天和白云,感受樹葉飄落、花開花謝,這些都不知不覺地熏陶和滌蕩著幼兒的心靈。
我們還可以帶領幼兒參觀市內的自然博物館、海洋館等等,通過參觀,幼兒將進一步了解自然界事物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甚至未來,積累豐富的自然常識。這一點與戶外踏青相結合,就使得幼兒既能對自然親密接觸又能產生理智的思考,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很有意義的。
【熱愛 保護】
美國著名鳥類專家、自然文學作家約翰·巴勒斯以畢生的精力描述大自然,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他與其他一些以大自然為家,與鳥獸為鄰,和昆蟲作伴的熱愛自然的人,一起用無限的愛心編織守護大自然的芳草苗圃和花園的柵欄,用不朽的文字替鳥獸昆蟲立言,重述著土地、荒野、猩猩、羚羊、細腰蜂和知更鳥們的生命故事。
Tips:
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精神和行為更有助于其對大自然的理解和探索。一個漠視自然生命的人,不會從大自然中獲取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啟迪,不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奧妙,更不會有無限的動力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
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保護大自然、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幼兒親近大自然,認識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同時,也渴望表現(xiàn)美麗而神奇的大自然。學小鳥飛翔,學小魚游泳,用畫筆描述五顏六色的花朵,等等,這些都助于增強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和欣賞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