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興奮地大聲鼓勵他:“再走一步,就可以抓到小蝴蝶了!”兒子此時又邁出了第二步,只見他伸出小手,一把抓到“小蝴蝶”了,高興得大叫起來。我一把摟住他,又親又抱,給予兒子最及時的表揚:“我們倫倫真勇敢,走路走得多好呀,連小蝴蝶都夸你呢!”光是口頭表揚還不夠,我又拿出了他最喜歡的巧克力,他那股得意勁掛在了他紅撲撲的小臉上。趁熱打鐵,我和兒子玩起了“抓蝴蝶”的游戲,每一次游戲,我都試著把“小蝴蝶”的距離放地遠一點、再遠一點,有了信心,無論我把“小蝴蝶”放得多遠,倫倫都能穩(wěn)穩(wěn)地抓到“蝴蝶”。
以后,外公、外婆和我一起用游戲的方式幫助兒子練習走路,還經(jīng)常變化游戲道具,如:氣球、銅鈴,吹氣玩具……兒子越走越起勁,而他每走出一步,我們都會不斷地在旁邊為他加油、喝彩。
經(jīng)過全家人的齊心協(xié)力,兒子腳下的路越走越踏實,而我也經(jīng)常用兒子學走路的小故事來鼓勵我周圍的爸媽朋友:“別輕易地為孩子貼上標簽,他們的成長往往超越我們的目標與想像!”
[BOX]Smart Q&A
Q 什么是心理暗示?
A 心理暗示是用間接的方法使人們按照一定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信念與意見的心理過程。
Q 心理暗示有哪幾種?
A 心理暗示可分為:
無意識暗示——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是在無意識中使對方產(chǎn)生暗示效應(yīng)。
有意識暗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是有意識的暗示對方,使之產(chǎn)生特定的效應(yīng)。
Q 心理暗示是通過哪些方式達到目的的呢?
A 心理暗示一般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進行的,但也可以通過手勢、表情或其它暗號來示意,人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響。
心理咨詢師媽媽建議
爸媽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這么一種現(xiàn)象,雖然我們并沒有對寶寶提出什么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要求他去做什么、怎樣做、看什么、聽什么等,但就好像以上的小故事中發(fā)生的小插曲那樣,寶寶出人意料地表現(xiàn)出了一系列有規(guī)律的行為反應(yīng)。
應(yīng)對此類情況,爸媽們最好能注意以下幾點:
1.對問題追根求源
往往行為問題的出現(xiàn)只是一個外在的表象,其背后必然隱藏著與之相關(guān)的心理活動。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是否在成人身上,是否因為成人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造成了消極的行為表現(xiàn)。
2.制訂相應(yīng)的對策
父母可以共同商量,針對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問題,結(ji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制訂一些有效的措施,對于孩子良好的表現(xiàn),應(yīng)及時鼓勵和獎勵,并分享成功的喜悅。
3.注重自身的言行
成人應(yīng)時刻提醒自己,在你的身邊,有這么一位小可愛,他(她)有一雙渴求的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探索著周圍的世界,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傾聽著你的只言片語。只有心理暗示運用得當,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文/丁彤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輔導(dǎo)中心咨詢專家
本文由《聰明寶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