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兒游戲心理與教育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游戲的心理結構和游戲動機理論;
2.理解游戲的心理特征、發(fā)展過程及其特點;
3.掌握游戲的 類型與游戲的指導策略
本章重點:游戲的心理特征、游戲的發(fā)展特點、游戲的指導策略。
本章難點:由喜的心理結構和游戲動機理論
第一節(jié) 游戲心理概述
。ㄒ唬 游戲的心理結構
1.游戲的認知特性——心理主動性維度
(1) 自我導向
。2) 心理主動性
。3) 靈活性
2.游戲的情感特性——活動強度維度
(1) 內在動機
。2) 內部控制能力
(3) 假裝
3.游戲所共有的基本心理成分
。1) 想象
。2) 動機或需要
。3) 情緒體驗
。4) 自我調控
(5) 語言與動作
。ǘ 游戲的心理特征
1. 游戲是一種意向性活動
。1) 活動動機的內源性
(2) 活動目的的隱蔽性
。3) 活動過程的松散性
(4) 活動內容的虛構性
。5) 活動規(guī)則的變通性
(6) 活動主體的積極性
2. 游戲是可觀察的行為
。1) 認知行為
(2) 交往行為
。3) 宣泄行為
3. 游戲是一種情境性活動
第二節(jié) 兒童游戲動機
(一) 游戲動機理論
1. 剩余精力說
2. 松弛性
3. 生活預備說
4. 生長說
5. 補償說
6. 同化說
7. 覺醒說
8. “全能—效果論”
。ǘ 兒童游戲動機系統(tǒng)
1. 兒童的需要與游戲動機
。1) 兒童的四種基本感情需要
。2) 幼兒需要的三個層次
2.兒童游戲動機系統(tǒng)
(1)活動性動機
。2)探究性動機
(3)成就性動機
。4)親和性動機
3.游戲動機背景:兒童需要與活動
4.游戲動機的教育問題
第三節(jié) 兒童游戲的發(fā)展
(一) 兒童游戲的發(fā)展過程
1.游戲理論和模式的兩個基本相同點
2.游戲發(fā)展的理論模式圖
。1)探索性活動
。2)感覺運動/練習性游戲
(3)假裝/象征性游戲
。4)規(guī)則游戲
。5)結構游戲
。6)象征性規(guī)則游戲
。ǘ﹥和螒虬l(fā)展的特點及年齡特征
1.兒童游戲發(fā)展的特點
。1)游戲的發(fā)展往往以游戲類型的變化表現(xiàn)出來
(2)游戲類型的數(shù)量在不同年齡階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