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之后,我們可以試著進行一些改進和嘗試。比如可以變換一下烹調(diào)的方法,如果寶寶不喜歡吃胡蘿卜,可以把它摻在他喜歡吃的肉里,做成 丸子或者餃子餡,逐漸讓寶寶適應(yīng)。別擔心,當你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好以后,整個就餐的氛圍就會變得輕松、愉悅,在不同的就餐氣氛下,寶寶甚至有可能主動去吃那些他 曾經(jīng)堅決拒絕的食物!
溫馨提示:
當然,還要作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就是你想盡辦法,寶寶仍然不愿意吃某些食物。不要著急,先用與這種食物營養(yǎng)成分相似的食品代替,等過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切記不要強迫寶寶進食,或者大聲責(zé)罵他,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案例4. 不吃米飯
講述媽媽:唐佳欣,女兒盧夢瑤3 歲半
每次吃飯,女兒總能把菜迅速地消滅掉,然后就把碗往旁邊一推說:“我吃飽了!”可是,她的米飯卻一點也沒動。我讓她再吃一點兒,她怎么也不肯!
為什么會這樣?
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有可能是你給寶寶盛的菜太多了,而且一般我們都是先盛飯,后盛菜,當寶寶把上面的菜吃完時,真的已經(jīng)飽了。另外,有些寶寶在 吃飯前已經(jīng)吃了一些零食,在不是很餓的情況下,寶寶可能就去挑一些自己喜歡的菜來吃,而用來填飽肚子的米飯就被丟在一邊了!還有就是媽媽正在大張旗鼓地進 行著自己的“節(jié)食運動”,而什么都以媽媽為光輝榜樣的小寶寶也就跟著FOLLOW 了!
該怎么辦?
盛完飯先將飯菜攪拌好,一來是給她挑著吃增加難度,二來也可以改善米飯的口感。在盛飯時,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讓她決定要盛多少。
也可以將米飯大變臉,比如做成可愛的小飯團、香噴噴的揚州炒飯等等。
另外,可以通過一些情景游戲來增加寶寶的興趣。比如利用玩具電飯鍋,讓寶寶放進一些小的泡沫塑料當做米粒,再加入一點水,等做好后,讓寶寶把“ 飯”用玩具小碗盛出來,端給爸爸、媽媽吃,而爸爸、媽媽自然會表現(xiàn)出相當喜歡的樣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或者讓寶寶有機會和你一起淘米,等等。
對3 歲多的寶寶,還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他講一講米飯的用途,讓他知道,米飯和饅頭其實都是一種很神秘的東西,那就是“碳水化合物”。吃了它,可以讓人長得更高、變得更有力氣……
溫馨提示:
千萬不要忘了鼓勵的原則。寶寶這次比上一次表現(xiàn)好,一定要具體地指出來,讓寶寶有動力繼續(xù)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