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3.改變關注方式,把關注的重點從孩子每時每刻的生活需要轉向孩子心理成長的需要。有時候,也許要刻意放慢自己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快速反應習慣,留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應付困境。
4.要讓多一些同伴,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與同伴相處。
5.多一些照顧他的人,讓孩子與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關系。
6.適當訓練,讓孩子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
7.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老師,減少入園后的陌生因素。
幼兒園的經(jīng)驗:
安心入園,熟悉是關鍵孩子在入園初期出現(xiàn)分離焦慮的問題,重要是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感到陌生,對不認識的人感到恐懼。我園嘗試了以下一些辦法,幫助寶寶安心入園,適應新生活。
1.照片上帶著老師的期待 我們?yōu)槊课患磳⑷雸@的寶寶準備了一張班級老師的合影,并在照片的背面寫上一段給寶寶的話,說明老師對寶寶的期待。這樣,寶寶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熟悉老師,知道老師說話的語氣。
2.入園前家訪 面對面的溝通,讓老師可以更詳細地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爭取在入園后幫寶寶找到家的感覺;讓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要求提前做一些準備并把心放寬。老師還會帶來一些準備好的小動物貼畫,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挑選自己喜愛的小動物,貼在家里明顯的位置上,來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將在幼兒園里使用水杯、毛巾的標記,入園后,寶寶就不會為找不到自己的東西而著急了。同時,孩子在家庭環(huán)境中這樣和老師交流,會進一步減輕陌生感。
3.松散入園 在寶寶正式入園的前一周,請家長和寶寶一起來幼兒園過幾天幼兒園生活。寶寶因為有媽媽的陪伴而安心,能以較開放的態(tài)度探索幼兒園的環(huán)境;媽媽因為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安排和老師的情況而放心,媽媽的這種情緒,對孩子也有很好的影響。
4.分享活動 松散入園的第三天,請寶寶們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帶到幼兒園來,和同伴們分享。幼兒園還準備了水果沙拉、牛奶等讓寶寶和家長一起品嘗,相互講述沙拉中自己喜歡的水果是哪個,是什么顏色的,等等。小朋友之間在輕松的氣氛中相互熟悉起來。
(北京市朝陽區(qū)安貞里幼兒園 張 衛(wèi))
哭聲依舊
盡管入園前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到真入園的時候,有些孩子還是哭得很厲害。入園前靈兒媽就帶著靈兒到幼兒園看過好幾次,見過帶班的老師,還給靈兒講了許多道理:幼兒園有小朋友,幼兒園有新玩具,幼兒園的老師像媽媽,等等。結果,入園的第一天還算好,靈兒很快被新玩具吸引,媽媽得以脫身。第二天,靈兒就不干了。從起床就開始哭,一直哭到了幼兒園。聽著靈兒的哭聲,媽媽覺得心都要碎了。
焦慮,不是講道理能夠解決的
在情感問題上,孩子通常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的。一個新環(huán)境他能否適應,通常并不取決于成人告訴他這里有多好,而在于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獲得的實際感受。比如,是否受到了他所需要的關注,各種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滿足,能否擺脫對母親的思念,啟動新的游戲,等等。焦慮,不是靠講道理能夠解決的。
第一天入園不哭,并不代表孩子已經(jīng)適應了新環(huán)境。特別是那些媽媽在游戲時悄悄離去的孩子,在發(fā)現(xiàn)媽媽不見之后會特別失落。另外,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孩子要應付的不僅僅是環(huán)境陌生的感覺,還有種種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飯、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樣,都沒有媽媽的幫忙。如果孩子應付這些事情的能力比較差,那么焦慮便會更強一些。
爸爸媽媽也離不開孩子
每年的9月1日,幼兒園小班的哭聲,都像一根根無形的繩索,緊緊拽住外面的爸爸媽媽們的心。平時,這哭聲就是沖向孩子的命令,今天,卻要讓爸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