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一所私立幼兒園。兒子亮亮2歲多的時候,我總帶他去那里玩,他玩得特別開心?此矚g幼兒園,我與丈夫決定送他上幼兒園,他在班里年齡最小,是個名副其實的“小不點”。
我沒想到的是,亮亮像變了個人,總是哭著要跟我回家。我當時想,時間長了可能會好些。很快,亮亮上幼兒園兩個月了。一天,我去看他,卻發(fā)現老師正領著小朋友們在做游戲,只有亮亮一個人在旁邊傷心地哭。我又心疼又氣憤,亮亮在家哪會受這樣的委屈。±蠋熢趺纯梢赃@樣不公平呢?居然不帶我兒子一起玩,簡直太不負責了。老師卻解釋說,亮亮的年齡實在太小了,他根本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一聽這話,我更氣憤了,向老師發(fā)了通火,替亮亮辦理了退園手續(xù)。
專家分析:
孩子上幼兒園前后的一個最大的區(qū)別是,他由家里備受關注的焦點變成了幼兒園里普通的一員。由于幼兒園里有許多孩子,老師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家長應該學著去接受孩子可能被忽視的事實。同時,當孩子被老師忽視時,家長不妨先總結一下這種“被忽視”是否是由孩子或家長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此外,年齡太小的孩子不適合送幼兒園。有資料表明,年齡小的孩子在其所在的集體里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最大的。
事后,我仔細想了想,并傾聽了一些朋友的意見,他們也都認為,亮亮還不適合上幼兒園。于是我和丈夫商議后,決定晚一年再將亮亮送進幼兒園。
轉眼,亮亮3歲半了,我將他送進另一家幼兒園。然而,開學一個月后,亮亮突然提出不愿再去幼兒園了,我問亮亮是不是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亮亮向我訴苦:那天,他看到同桌樂樂有塊漂亮的小手表,很羨慕,就趁樂樂不注意,偷偷拿來戴到了手上。老師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狠狠批評了他,說他不該偷人家的東西,并且要他立刻將手表還給樂樂。之后,班上的小朋友都叫他小偷。聽完兒子的講述,我這個做母親的心里很不好受,決定和老師好好談談。
“我家亮亮拿了別人的東西,作為老師,你應當批評。”我情緒有些激動,“可是,也不能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進行啊,而且還用了一個‘偷’字,太過分了!你必須向亮亮道歉!” “亮亮偷拿了同桌的手表,本來是件很小的事,” 老師平和地說,“可他竟然說手表是媽媽替他買的。這樣下去絕對不是好兆頭,我是因此才當著全班小朋友批評他的!
專家分析:
批評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批評應當講究方式、場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事后的安撫措施等多方面的因素,否則,批評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造成許多消極后果,比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等。然而,孩子往往有著較強的想像力,他們有時會將自己理想中的情景當成現實,這是由他們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并不一定是在說謊。
最后,在園長的建議下,我與老師達成協(xié)議:老師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向亮亮道歉,并調和亮亮與同學之間的友好關系;在家里,我也進一步教育亮亮,讓他了解到拿別人的東西是不正確的,如果需要,媽媽可以買給他,并讓亮亮向同桌樂樂道歉,同時寫一份檢討書交給老師,認識自己的錯誤,以后改正。
很快,亮亮又恢復了以往的燦爛笑容,與全班小朋友玩成了一團,看著他那快樂的樣子,我內心無比欣慰。
不知不覺,亮亮已升入中班了,和許多男孩子一樣,他變得非常調皮。一次家長會上,老師告訴我,亮亮常做出一些不安分的事來。當天回去后,我也教育了亮亮?勺屓藫牡氖虑檫是發(fā)生了。
那天,我回到家里,發(fā)現亮亮坐在沙發(fā)上發(fā)愣,鼻子變得青紫,神色很不對勁,經詢問后才得知,原來亮亮一時好奇,趁老師不注意,就拿著預備上公開課的道具玩,掉到地上損壞了,老師一氣之下,罰他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