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
步履蹣跚的寶寶不小心碰到椅子摔了一跤,于是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媽媽很快地跑過來扶起寶寶,然后,一只手護著寶寶,另一只手拍打椅子,“心疼地”地對寶寶說:“都是‘椅子’不好,讓俺寶寶摔倒了,現(xiàn)在媽媽打它,為寶寶出氣。”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場景,它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十分獨特而又有趣的現(xiàn)象——“打椅子”。但孩子摔倒真是“椅子”的錯嗎?
專家的話:
顯然,“那把椅子”是不會錯的,當然母親對孩子的“愛”似乎也沒有錯,只是她在安慰兒子的時候,用錯了教育的方法而已。
比如,這種做法能讓孩子從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訓”嗎?我想是不會的,而且兒子很可能還會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為,兒子看到有錯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方法還很容易培養(yǎng)兒子推脫責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慣性思維。當他慢慢長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溝溝坎坎”而“絆倒”的時候,他也會養(yǎng)成找各種客觀理由而不愿意自責自省的壞習慣。
外國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被“絆倒”
日本媽媽:重走、與孩子一起分析絆倒的原因
一個3歲的日本孩子在客廳走動的時候不小心被茶幾碰倒,頓時大哭起來。不過接下來的事情,讓她感覺“吃驚”。他媽媽聽到兒子的哭聲,就過來把他扶起,既沒有安慰兒子,也沒有拍打茶幾,而是鄭重其事地說:兒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個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結果兒子走第二遍時,沒有碰到茶幾。
不要以為“故事”到此就結束了。沒有想到,接下來,日本媽媽立刻對兒子說道:“一個小孩會碰到茶幾,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時候沒有看著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時候在想著別的東西。那么你剛才被茶幾碰倒,是哪一種情況呢?”
美國媽媽:你是男子漢,摔倒后要自己站起來
一個年輕的美國媽媽帶著一個小孩走在人行橫道上,孩子看起來三四歲的樣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個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輕的美國媽媽走到孩子身邊,并沒有彎下身子把兒子扶起,而是大聲說了一句:盧迪,男子漢,站起來!然而,那個小孩子顯然是摔疼了,不但沒有從地上站起來,還開始哭了起來。
沒有想到,那個年輕的美國媽媽又對孩子說了一聲:“盧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會站起來!”也許是媽媽的鼓勵,那個孩子真的從摔倒的地方站了起來。年輕的美國媽媽拉著孩子的手走到路邊,然后蹲下身子,注視著孩子的眼睛又說:“知道嗎?盧迪,以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