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一定要有身份意識。這里所說“身份意識”,不是要父母建立多高的權威,而是指的父母應該經常想到自己的“身份”,眼界要高些,氣量要大些。
現在,許多有關家教的文章,他們都主張父母忘記自己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當然沒錯!秾O子兵法》講過打仗以攻心為上,更何況教育孩子呢?不過,事情最忌絕對化,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生活閱歷不足,看問題難免偏頗,有時會干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傻事,父母總是想讓孩子成長得更快些,矛盾也就產生了。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有種父母意識,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父母的“身份意識”有助于家教意圖的順利實現。心理學家做過研究:同樣一種教育,教育者所用的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樣。不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只是一味與孩子“掰手勁”,你跳我也跳,你瞪眼我拍桌子,弄到最后,最初的教育目標變得面目全非,孩子的錯誤越犯越離譜。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面對孩子的不理智時,首先就在心里告誡自己:我是為人父母的人,無論孩子是什么態(tài)度,我都不能與他計較,我必須把最想解決的問題端出來,告訴孩子不“擺平”此問題,后果會有多么嚴重。孩子看到父母不憑意氣用事,只為自己的前途著想,他們自然會改變態(tài)度。
父母有些“身份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寬容的品格。父母是孩子最直接和長久的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孩子模仿。父母這樣不計較兒女對自己的態(tài)度,做兒女的就會想:既然寬容比尖刻更感動我,那么,對別人肯定也是這么個道理。以后我待人時還是寬厚些吧!一旦這種想法成了生活習慣,一個人心靈的博大就煉成了。
孩子不會天生成熟,他們心靈的成長永遠是各種教育的產物。由此可見,不管社會發(fā)展到何種程度,必要的“身份意識”,都是一個人成為合格父母的第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