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獨生子女的成長教育(3)
媽咪愛嬰網(wǎng) m.hltdp.com.cn 2007年05月11日 21:34:34
在成長過程中被過度包辦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識和能力相對低下;過度的保護,使其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發(fā)育不足”。因此,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了應對實際工作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不足和欠缺。
三、獨生子女的教育方略 眾所周知,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因而,獨生子女群體也將會長期存在并逐步成為我們社會的主體,他們將支撐起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在研究他們的成長過程、基本特征、社會表現(xiàn)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在獨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改進和完善我們對獨生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在其《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里,提出了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因此,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應該注重和加強對其的人格教育、苦難教育、愛心教育、協(xié)作教育、能力教育和親情教育。 1、人格教育 人們開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到底是傳授知識,還是教孩子學會做人。許多專家 、學者和家長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務!肮庥衅沸裕瑳]有知識是脆弱的,但沒有品性,光有知識是危險的,是對社會的潛在威脅”。人格教育著眼于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不僅把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fā)展、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人格培養(yǎng)的組成部分,而且把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動機等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內(nèi)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對謊言、貪婪、假心假意、夜郎自大。教育孩子敢于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人誠信,以誠相待;對己嚴縝,謙虛謹慎;善于不斷反省自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對各種人生的打擊和挫折能坦然面對,等等。從而形成全社會的“人格互補優(yōu)勢”。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學校教育,社會教化,別人的幫助引導,榜樣的示范作用等方面也是極其重要的有時甚至起決定作用。 2、苦難教育 每個民族都在培養(yǎng)自己的后代,為了使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強者,能自立于人世間,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對獨生子女應當少一點憐憫和照顧,多給他們一些磨練的機會。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是未來事業(yè)成功所依賴的重要資源。培養(yǎng)鍛煉意志,最好的老師就是各種艱難困苦。吃苦是一種資本,從某種意義上講,吃苦對我們來說是第一位的資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難和挑戰(zhàn)的。從小讓孩子吃一點苦,就是為了使孩子將來經(jīng)得起各種艱苦環(huán)境的磨煉。因此,我們在提倡孩子學習的同時,還要提倡孩子吃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苦難教育,并不僅僅是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要“艱苦樸素”、“吃苦耐勞”,也不僅僅是給孩子“憶苦思甜”。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吃一點苦,只有吃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嬌氣”。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的環(huán)境,尤其是生活條件越好,越要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并非易事,這對教育好獨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3、愛心教育 充滿愛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善于關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會關心他人。但對獨生子女的愛要注意掌握好“度”,“過”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對獨生子女付出的愛絕不僅僅是“奉獻”,而是為了對他人、對社會的加倍回報。對孩子播種愛,是為了讓孩子去感受愛、認識愛、傳遞愛,是為了讓世界充滿愛。如果只是一味地給予愛,而從未教孩子們?nèi)ンw會、珍惜愛,孩子們自然就不知道去愛他人,去理解、寬容他人、善待他人。仔細分析部分孩子缺乏愛心的緣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對自己孩子太多愛心,把孩子應具備的起碼愛心吞噬了。這種“過猶不及”之愛,只會助長孩子對“愛”的麻木,成為產(chǎn)生“自私”的溫床,因此,我們應注重強化獨生子女的“愛心教育”。 4、協(xié)作教育 職場不相信眼淚,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會被強制磨合。家庭可能會包容驕橫的孩子,社會卻不會容忍成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