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意識。
在中國,要是大家共同完成一份作業(yè),老師會鼓勵嗎?父母如果要求老師不要把孩子的成績排名貼在墻上,只說明學生大概的學習狀況就行,老師能接受嗎?如果學生提出,我想成為最好的我自己,而不是批量生產(chǎn)的沒有個性的自己,父母和老師愿意嗎?
李開復(fù)表示:他在寫給中國學生的第一封信里也談到一些情商的要素,比如坦誠,與別人分享你的想法。可這些建議卻受到挑戰(zhàn)。比如:有的大學生寫信給他:你讓我們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可有的人在聽了我的好主意后卻堂而皇之地占為己有。還有的說,我們老師說了:和別人分享就等于慷慨地讓人占便宜。我們到底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