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善于使用言語引導
;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相對比較多,幼兒常常通過語言描述表現(xiàn)自己的探索精神,教師運用語言來引導孩子積極探索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應注意做到:
1 、善于傾聽幼兒提出的問題。
好奇是探索的種子。幼兒的興趣和主動性來源于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好奇心是促使他們探索的內在因素。由于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會提出許多問題,往往是好奇心越強,問題就越多。幼兒的提問是新的認識需要與自己已有的認識水平不相適應的具體表現(xiàn);傾聽他們的問題是引導他們進行科學探索的前奏。教師不能對孩子的提問一笑置之,不然孩子再也不想提問,對周圍的一切失去應有的好奇與興趣。因此,教師對孩子的好奇心,應持歡迎的態(tài)度,要以溫和的語言鼓勵他們,支持他們大膽提問。
2、善于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著名的教育學家斌賽說過:“應引導兒童自己去討論,自己去推論,給孩子講的應該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盡量多些。”在《沉與浮》的實驗中,教師又進一步引導幼兒將多種材料的物體分別放入水中,物體在水中的差異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通過操作試驗,觀察,交流討論,探索出不同材料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也不盡相同。教師善于引導孩子該怎么觀察,要觀察什么,教師即使知道孩子們所提出問題的答案,也要抑制住馬上回答的欲望。因為那樣做會喪失讓孩子探索討論的機會。教師回答孩子的提問,其根本目應當是引導他們進一步去探索社會事物和自然現(xiàn)象背后更深刻的內涵,而不應當是簡單地說結果。
3、善于向他們提出問題。
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對于幼兒提出的一些涉及淺顯科學原理和生活常識性的問題,以及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能夠得出答案的簡單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姆磫?圍繞他們提出的問題再提出另外一些問題,以逐步地啟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索,使他們通過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在積極的探索中尋找出答案。
總之,幼兒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挖掘孩子的潛力,教孩子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習思考,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所以,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它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更需要積極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身的探索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正確的、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和教育規(guī)律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