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除了游戲、學習、日;顒右酝猓有一件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那就是告狀,凡是告狀,就是小朋友之間有了爭執(zhí),對于一些小小的告壯我們會感到心煩,因為孩子們告的都是些很小很小的我們認為不值得告的問題,其實這是我們不對,因為小孩子們剛從家庭中走進幼兒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摩擦、矛盾,我們不應(yīng)因為心煩就草草解決孩子們之間的摩擦了事,而是應(yīng)該通過經(jīng)常性的引導(dǎo)和啟發(fā),讓孩子們學會自己解決矛盾。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記得有一次小飛在玩一個木制的直升飛機,華宇也想玩,小飛不給,兩個人就掙搶起來,小飛先告狀:“老師,他搶我飛機!”“飛機不是你的,是我們大家都可以玩的!”華宇也不示弱,聲音比小飛還高,“飛機是我先拿的,你剛才不玩嗎?”小飛在講著他的“理”。華宇沒搶過飛機來,又氣又惱,滿臉通紅,很不服氣。我走過去:“小飛,你說得對,飛機是你先玩的,華宇也想玩,他也沒錯呀,但你們倆不該又搶又奪,你說該怎么做?”小飛一聽我說的話很“在理兒”,就小聲又有些尷尬的說:“老師,我先玩一會兒就給華宇玩行嗎?”看著懂事的孩子,我笑了。旁邊的華宇聽了小飛的話,還沒等我開口就走過來說:“老師,我等會兒再玩吧。”這時,全班的孩子都在看著我們,一會兒看看小飛,一會兒看看華宇,再看看我,看得小飛把小飛機給了華宇,這時華宇看大家都在看著他,拿到手里的飛機也不好意思像平常那樣高舉著呼呼有聲地到處瘋跑。借這個機會我又一次向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同伴之間要團結(jié)、要友好相處的教育。并讓孩子們來說一說自己平常是怎么與小朋友好好相處的那些事,孩子們紛紛舉手搶著發(fā)言,涵涵說她怎樣不與小美搶玩具,林麗說她幫小雨梳過小辮子,晨晨說他有一次扶起了一個跌倒的小妹妹,李菲說她從不和小朋友打架,掙玩具等等,等等,我及時表揚了孩子們,并要他們以后要向以上發(fā)言的這些小朋友學習。 孩子總歸是孩子,就在第二天上午一諾和琪琪又不知為什么爭執(zhí)起來,不過誰也沒有跑來告狀,我就在她們倆附近看她們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時一諾一邊從桌子匣子里拿出一個布娃娃一邊說:“行行行,你先玩吧,老師不是說小朋友們不能掙東西、搶玩具嗎?”琪琪笑著說:“那咱們一起玩吧,我當媽媽,浩然當爸爸,你當姑姑,好嗎?”一諾,浩然、琪琪一起笑著走進了“娃娃家”去做過家家游戲。 來到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適應(yīng)集體生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對孩子今后的心理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和家長應(yīng)通過一些實例正確引導(dǎo)、教育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會謙讓、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們在與小伙伴有矛盾時應(yīng)講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當然,這是一件做起來很難的事情,但作為家長、老師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這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與他們學習科學知識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