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我總是千方百計地去親近他,并與他講悄悄話,可他所采取的態(tài)度是:不理不睬,不聲不響,并以沉默不開口來對付你。有時,我組織孩子們活動時,其他小朋友能與我積極呼應,而仁仁卻從不呼應,總是一個人坐在教室的一角,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有小朋友稱他是“一個不說話的人”。如何讓他開口說話?又如何讓他能融入到孩子們的群體之中去呢?這正是放在我面前的一個又急待研究的問題。
我的思考:
加德納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講述二至三歲的嬰幼兒時提及皮亞杰的研究成果,認為這正是處于“自我中心主義的階段,兒童在這一時期仍鎖在自己個人的世界的概念中,他尚不能完全把自己置于別人的地位上”。他們是個單維度的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是個內在的社會人”。為此,我想,剛來幼兒園還不到一個月,是否要急于讓他開心?是否馬上要他融入群體之中?是否要馬上對老師進行積極的呼應?此時我反思自己是否過于急躁?從他家人那兒我了解到,他在家里話也是不少的。所以,我改變主意,不是急于去改變他的性格特點,而是更仔細地進行觀察,以便作更進一步的了解。
觀察記錄之三:“哭沒有意思”
仁仁來園四個星期了,起初兩個星期有保姆陪伴,分離性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不安,或一個人獨自靜坐在小椅子上。他總是在能看到保姆的視覺范圍內,觀察著那些哭鬧的孩子,有時,還以同情的心態(tài),用餐巾紙給哭鬧的小朋友擦擦眼淚和鼻涕。
兩個星期后,保姆不再陪同,他分離性焦慮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在保姆送他來園之后,他總是緊緊地摟抱著保姆,不愿走進教室。見保姆硬性離開時,他哭叫得十分厲害。他邊哭邊鬧地叫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媽媽”……我們抱著他,可他還是哭個不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由其他老師將他抱到園長室,防止影響其他小朋友的情緒。他卻從老師手中掙扎下來,獨自一人走到自己的教室,表示不愿在園長室久留。
在這階段,仁仁總是哭哭停停、停?蘅蓿s有一周左右。到第四周,他表現(xiàn)為不哭不鬧,不聲不響,總是一個人悶坐于教室的一角落。有一天,我對仁仁說:“今天你再也不要哭了。”他回答我說:“哭沒有意思。”據(jù)他家人反映,這階段,他回家講的最多的兩句話是:“哭沒有意思”“哭沒有用”。他用這話一直在進行著自我安慰,以此來排解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我的思考:
1、仁仁用語言來進行自我安慰,這說明三十個月左右的孩子,不僅能忍受與過去依戀對象在一段時間內的分離,而且, 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情緒調控能力也正在增強。其中,有些孩子還能用語言自慰等方式來排泄自己的不安情緒或緩解其焦慮的心情。仁仁在這方面有較強的情緒自我調控的能力,為此,我就加以表揚與鼓勵,以更多的親吻、擁抱、多分糖和語言表揚等方式,來肯定、鞏固他的自我安慰能力。同時,這又為他融合于群體提供了條件。加德納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也提出:嬰幼兒的人格智能的形成,“如果沒有群體來提供相關的參照,那么個體(像野孩子一樣)便不可能發(fā)現(xiàn)他是‘人’這樣一個事實”。這一實例很能說明這一點。
2、加德納說二至五歲的嬰幼兒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理性革命”,他們能用符號稱呼自己,稱呼別人及談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