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創(chuàng)造性是他的思維方式所決定了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創(chuàng)造力的核心,是人類智慧的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一般思維之不同,就在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囿于成見,不因循守舊,能夠打破條條框框,在別人認為不可能地方和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建樹。創(chuàng)造性思維常常表現(xiàn)為主動的、新穎性、超乎想象的和事半功倍等特性。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以大大促進孩子的自信心,甚至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往往來自逆向思維。有人落水,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年齡還很小的司馬光,面對小伙伴落水、生命垂危,自己和小伙伴都夠不著水缸,喊大人又來不及的險情,靈機一動,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從破缸中流出,救起了小伙伴,就是與運用了“破缸留人”的逆向思維。古羅馬的阿基米德利用水的浮力和物體的排水量來鑒定國王的金冠。三國時候曹沖在五歲的時候也利用水的浮力稱大象的重量,都是應用了找到替代物品,“化整為零”然后“零存整取”的思維方法。孫臏用添兵減灶的辦法迷惑龐涓,造成了撤兵的假象,而諸葛亮卻用減兵增灶的辦法,擺出增兵的架勢,瞞過了司馬懿,撤軍千里。敦煌壁畫中“反彈琵琶”的舞蹈藝術造型,成了逆向思維的代名詞。
逆向思維是可以發(fā)掘和培養(yǎng)的。孩子長到4~5歲就可以進行逆向思維的訓練了。它是一種可逆思維,其思維方式同單向思維相反,但思維的實質(zhì)是一致的,只是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對4~5歲的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在于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問題,判斷事物。開展逆向思維教育,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并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對于孩子今后學習數(shù)學有特殊意義。
比如,聽完《龜兔賽跑》的寓言,孩子說:“烏龜真笨,本來就跑不快,還要和兔子賽跑!比绻@時家長說:“瞎說,是兔子太驕傲,所以烏龜先到了終點,所以你要記住好好聽父母講故事!焙⒆訉τ诟改钢v的故事可能就會失去興趣了。如果父母說:“好孩子,你說得有道理,兔子因為一時大意才被烏龜落下了,如果它沒有睡過頭,烏龜怎么也趕不上它。所以,不能希望人家睡過頭,才去贏人家!焙⒆訉δ阋院蟮墓适驴隙ㄒ彩桥d致勃勃,問個不休。
培養(yǎng)孩子的逆向思維,完全可以和孩子的語言學習和日常生活結(jié)合接來。比如,轉(zhuǎn)化句型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懊髅鲝臋还窭锬米吡艘粋蘋果”,可以轉(zhuǎn)化為“一個櫥柜里的蘋果被明明拿走了”,或者“明明拿走的一個蘋果、是櫥柜里的”等等。讓孩子知道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完全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也可以用反義詞和兒歌來訓練孩子的逆向思維。孩子的思維具體形象,而且常常是一種單向思維,即從一個角度而且常常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認識事物。例如,母親將奶瓶里的牛奶倒入大口杯時,孩子就會覺得牛奶多起來,因為大口杯的口徑大。當他不愿意別人發(fā)現(xiàn)時,就用小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以為人家看不見他了。單向思維是低級的思維形式,它妨礙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幫助幼兒克服單向思維形式,養(yǎng)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多途徑思考問題的習慣。
實際上,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往往被家長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詞語壓制了,忽略了、扭曲了。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首先要家長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為孩子的逆向思維喝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