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件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爭論的事
不論爭論方式多么溫文爾雅,有些話題最好關起門來討論比較妥當 —
1.關于孩子的問題:如果父母為了孩子的問題而爭吵,孩子會認為他們應對此負有責任。這種爭執(zhí)極可能傷害到孩子與父母之間一方甚至雙方的關系。比如,父母二人針對是否該讓孩子參加春游活動進行討論。在孩子看來,贊同的一方簡直就是英雄,而反對的一方則是大壞蛋。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和家里管教方式比較嚴格的一方父母產生隔閡。
2.關于家人和親戚的閑話:在孩子面前講祖父母的是非極不明智。孩子和祖父母往往關系融洽,在孩子面前說對祖父母不利的話,對孩子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如果孩子在你公公婆婆面前學舌,那該有多尷尬!
3.金錢:凡涉及金錢的問題往往讓人無法平心靜氣。就算開始時你還能保持理智,但只需一會兒,你激動的情緒就足以把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了。而且,現(xiàn)在很多孩子對貧窮和無家可歸心存恐懼,你可能很清楚家里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孩子并不知道這一點,這樣只會增加他的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
4.性: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你們的浪漫生活,談論這種話題還為時過早,相信你們也不希望孩子為了調和矛盾而睡到你們兩個中間去吧!
夫妻吵架有章可循——“夫妻吵架守則”
· 爭吵時應限定一個問題,不要把過去的不愜意全端出來。
· 應使爭吵盡快地結束。
· 不要當眾人面前互相指責或責難對方。
· 絕對不允許動手打擊對方。
· 在吵架中不要以一走了之。
· 不應該提出終止婚姻關系。
如果是夫妻關系的確難以調和,雙方也應該盡量為孩子著想,理智地對待沖突,盡量對孩子解釋清楚,向孩子保證不會不管他。既不能利用孩子年幼,對孩子歷數(shù)另一方的不是,叫孩子不理另一方,把恨和報復的種子撒進孩子幼小的心靈;也不能因為覺得愧對孩子,從而溺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