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歲的孩子特別在意輸贏,他們做什么都想要贏,不論是搶玩具、玩游戲、甚至爬樓梯也要比誰快誰慢。
每次等電梯時,雖然只有我們一家四口人,剛剛過完五歲生日的雙胞胎女兒——榮榮與玉玉也要爭排名,一進到電梯里,榮榮就說:“我是第一,妹妹第二名,媽媽第三名,爸爸最后一名”,而玉玉卻占住電梯口的位置說道:“等一下我就可以先出來,我就是第一名了!”有時兩人還會推擠,相互告狀也時有可見,“剛剛明明是我先進電梯的,可是妹妹硬要推我,現(xiàn)在妹妹又占住電梯門口不讓人家出去!”榮榮語帶不平,玉玉也很委屈地說:“哪有,本來就是我先下車,姐姐從后面撞我,然后沖進電梯還說她是第一名!”……
日常生活中更不乏為這類雞毛蒜皮小事的誰先誰后而吵得不可開交,在大人眼里看來是毫不足道的小事,孩子們怎么會你爭我奪?前一分鐘還玩得水乳交融開心無比,下一秒鐘又為了誰拿走了最大的積木而讓另一個孩子哭哭啼啼,這些場面相信所有的學齡前父母都不陌生。
對于這個發(fā)展階段的孩子,想要贏、想搶先、想要受人注目等這些想要得到正面回饋的行為是很正常而自然的,有些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受到正面回饋的影響較大;換言之,有些孩子不受輸贏結果的影響,也是這些孩子天性的一部分。沒有誰是誰非,也沒有必要爭論誰優(yōu)誰劣。
對于在意輸贏的孩子來說,贏讓他們感覺自己可以做掌控,可以取得優(yōu)勢,也比較容易吸引父母的注意與正面回饋,如贊賞、鼓勵、甚至擁抱親吻等,這些反應又提升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又有誰不喜歡贏呢?但是如果孩子把輸做了不當?shù)倪B結,如失敗、無能、不好、差勁、甚至倒霉等,就需要父母的注意了。 適當?shù)亟槿肱c引導,可以讓孩子在輸與贏之間找到容身之處,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情緒處理的技巧,這些人格與品德養(yǎng)成的重要性與學習“如何贏”是不相上下的。
通!拜敗辈辉谝饬现幸膊皇穷A期的結果,那么總會令人錯愕、令人難以接受、令人不平、也令人不好受。所以,學習如何自我調適—如何轉換心情、如何放下輸贏的結果回歸本質、如何轉移注意力、整理自己重新出發(fā)等等課題,對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都是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從所未有過的體驗;換個角度而言,也是父母必須接受的挑戰(zhàn)。與孩子并肩面對結果,經由輸?shù)慕涷瀸W習,相信所得會比“贏家”更多。
如何幫助孩子在“輸”之后進行心理調適呢?幾個從經驗中歸納的小建議:
●不要太過分保護,讓孩子公平體驗輸贏
和寶寶“剪刀石頭布”,每次都要“讓拳”,每次都贏的寶寶樂得格格笑;和寶寶賽跑,父母“故意跑慢”,寶寶輕松坐上第一名的寶座;就連玩拼圖、九宮格三子棋等游戲,哪個父母不是“小心翼翼”故意制造情境讓寶寶贏,這些情況經常在寵愛孩子的家庭發(fā)生,在現(xiàn)代父母身上尤其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