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毫米等是度量用的單位,可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自己的度量單位,如“寶寶現(xiàn)在是5個盒子高了”。
☆日常的家務中處處有度量:做飯,購物(尤其食品),縫衣服,園藝等。
父母做家務時,可向孩子解釋你正在做什么,或請他做幫手。
☆較小的孩子不明白時間的概念,不妨這樣試試:
1.先讓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費的時間要比其他的長。如比較兩件事情,看看哪一個需要更長的時間,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訓練,例如:“誰單腳站立的時間長?”
2.設(shè)置時間期限。“你再玩5分鐘,然后我們就要去趕公共汽車了。”早上起床也是練習的好時機,用表或數(shù)數(shù),先設(shè)定一段時間,看孩子在設(shè)定時間內(nèi)能否把衣服穿好。一開始孩子并不明白分鐘等時間量度是什么意思,逐漸地,小家伙就會理解時間的持續(xù)。
3.把時間單位同計數(shù)聯(lián)系起來。父母可用手表來計時,按秒計的走動說:“l秒,2秒,3秒”,這種計數(shù)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感知時間的流逝。
4.孩子的時間感訓練,應從與他們?nèi)粘I钪幸恍┕潭ǖ氖录嗦?lián)系開始,如“午飯后”“晚飯后”“睡覺前”。只有孩子長大些后,他們才能理解像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類更抽象的概念。
幾何與空間感
幾何描述了人們生活的世界,并把其分類。指導孩子通過觀察周圍的世界知道形狀、大小、方向等。
父母的做法:
☆通過讓孩子識別不同的形狀、立體圖形幫助孩子理解幾何的概念?梢宰屗麄兠枋霾煌男螤,用手指在空中比劃出來或在紙上畫出來。一兩歲的小家伙能知道不同形狀的名字,街上的交通標志就是學習的好道具。如高速公路標記為長方形,停車標志是八邊形等?梢赃@樣問孩子:“這個標記和剛才那條街上你看到的一樣嗎?”同孩子討論標記有幾條邊或幾個角。大點的孩子能對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述,但對幼兒,大人要多和孩子講,如“這個標記是黃色的,它的形狀象三角形。”多讓孩子在空中比劃出形狀。
☆孩子學幾何的最佳途徑就是手工制作。只要孩子能拿住的積木、盒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具,把孩子常吃的三明治、餅等切成各種形狀,再讓他們重新組合或排列,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對幾何的理解。
☆幾何與空間感可培養(yǎng)孩子的方向感及認路的能力。讓孩子在盒中爬進爬出,在各種家具中出、進、繞行、上、下等等,都是在體驗空間感。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后,讓他們盡情舒展自己的身體,在房間中跳、爬,即便是小貪睡鬼也會覺得伸展肌肉有意思,這些活動能讓他體會到自己在空間中的感覺。
分數(shù)
分數(shù)代表整體中的部分。年齡較小的幼兒看著大人把東西切成三份,他會認為東西比切前的多。這一現(xiàn)象很典型,做父母的不要為此擔心,這僅是孩子與成人思維方式不同而已。
父母的做法:
大家共同參與的活動有助于孩子對分數(shù)的理解,如分食品、做家務等。把餅切開或幾個人分吃一塊巧克力都是幫助孩子學習分數(shù)的很好的辦法。
估計&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