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給寶寶添加輔食有四忌營養(yǎng)不良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一歲以下的嬰兒發(fā)病率尤高。除了先天因素(如早產、雙胎、大體重、先天畸形等)外.絕大部分營養(yǎng)不良是因后天的喂養(yǎng)有問題,尤其是輔食添加不合理所致。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過早剛離開母體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消化腺不發(fā)達,分泌功能差,許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時還不具備消化輔食的功能。如果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消化不了的輔食不是滯留在腹中"發(fā)酵",造成腹脹、便秘、厭食,就是增加腸蠕動,使大使量和次數(shù)增加,最后導致腹瀉。因此,出生四個月以內的嬰兒忌過早添加輔食。
2、過晚有些家長怕孩子消化不了,對添加輔食過于謹慎。孩子早已過了四個月.還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長大,對營養(yǎng)、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應合理添加輔食了。同時,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漸健全,味覺器官也發(fā)育了,已具備添加輔食的條件。另外,此時孩子從母體中獲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盡,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過增加營養(yǎng)來產生,此時若不及時添加輔食,孩子不僅生長發(fā)育會受到影響,還會因缺乏抵抗力而導致疾病。因此,對出生四個月以后的孩子要開始適當添加輔食。
3、過濫孩子雖能添加輔食了,但消化器官畢竟還很柔嫩不能操之過急,應視其消化功能的情況逐漸添加。如果任意添加,同樣會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讓孩子隨心所欲,要吃什么給什么,想多少給多少.又會造成營養(yǎng)不平衡,并養(yǎng)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可見添加輔食過濫同樣也是不合適的。
4、過細有些父母過于謹慎,結孩子吃的自制輔食或市售的嬰兒營養(yǎng)食品都很精細,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應有的訓練,不利于其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齒的排列食物未經咀嚼也不會產生味覺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覺的發(fā)育,面頰發(fā)育同樣受影響。這樣,孩子只能吃粥和面條,不會吃飯菜,制作稍有疏忽,就會惡心嘔吐,于是干脆不吃或者吃了也要吐渣。長期下去,孩子的生長當然不會理想,還會影響大腦智力的發(fā)育。((三十四)嬰幼兒喂養(yǎng)中的學問2003年4月11日11:31 《年輕媽媽之友》
輔食添加是針對四到十二個月的嬰兒而言的,目的是為嬰兒添加能量和營養(yǎng)素,滿足嬰兒快速生長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非奶食物,為斷奶做好準備。輔食為嬰兒提供母乳中缺乏的營養(yǎng)物質,添加母乳中缺少的維生素D、B1和鐵等礦物質。一歲到三歲這個階段是輔食添加完成以后到幼兒可以與大人吃同樣飯菜之間的過渡階段,涉及到幼兒的合理喂養(yǎng)和膳食安排問題。在這段時間里,家長要為幼兒單獨制作飲食,不能與大人吃同樣的飯菜,這樣既保證幼兒正常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要,又不至于進食過咸的食物。從輔食添加開始到幼兒膳食安排過程中,有很多令家長不解的問題,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上海市兒童保健院兒?频淖T惠玉主任。
1)輔食怎么加輔食添加的過程是嬰兒消化道不斷適應食品的過程,完成由單純的乳類到食物的轉變。輔食的添加原則是由單一到混合,由少量到適量,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這些原則大家都不陌生,但要注意的是"由少量到適量",而不是"由少到多",這是譚主任特別強調的地方。
"適量"是要保持嬰兒奶的攝入量,讓嬰兒既能適應輔食又能保持充足、全面的營養(yǎng)。食物的添加過程:
汁狀食物(1-3個月的人工喂養(yǎng)兒)如果汁、菜汁等泥狀食物(4-6個月)如魚泥、菜泥等顆粒狀食物(7-9個月)如肝泥、燉蛋、小餛飩等固體食物(10-12個月)如厚粥、軟飯、面條、碎菜、碎肉、餅干、面包干等。
羊肉、牛肉一般不給一周歲內的孩子吃,因為牛肉的纖維粗。除了罐裝食品中的牛肉,自制的牛肉不要給孩子吃。一般來說孩子可以吃豬、雞、鴨、蝦、魚肉,F(xiàn)在有些家長還給孩子吃鴿子肉,但要去掉皮,因為皮不容易消化。
輔食與奶的關系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奶量不要減少。4-6個月要保持原來的奶量,也就是說嬰兒在4-6個月的時候要保持輔食介入前奶的攝入量,不要因為添加輔食而減少奶量。這是因為嬰兒對輔食的消化、吸收能力遠不如奶類。嬰兒消化道對輔食的吸收率比較低,所以控制輔食的添加量和保證奶的攝入量,才能保證孩子有全面、充足的營養(yǎng)。
譚教授指出吸吮是天生的,而咀嚼需要學習,需要家長的培養(yǎng)。有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吃飯,其實就是不會咀嚼。原因有兩個:一是輔食添加不合理,習慣給孩子吃泥狀食物,孩子不必咀嚼,只要囫圇吞棗地進食就行了。二是家長在喂飯的時候一次給孩子過多的食物,孩子嘴里被食物塞得滿滿的無法咀嚼,就會養(yǎng)成含飯的習慣。久而久之,家長會發(fā)現(xiàn)孩子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飲食沒有規(guī)律,飯量也很小。家長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要一次少喂一些,吃下去再喂,讓孩子吃一口咽一口,咽一口喂一口。家長要學會科學喂養(yǎng),不要出于好心讓孩多吃而給孩子帶來飲食上的不良習慣。
添加輔食以后孩子瘦了怎么找原因添加輔食以后,如果孩子瘦了,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
1、奶量不夠。由于輔食添加不當或者其他原因,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奶量,由此造成營養(yǎng)吸收不足。
2、輔食添加不夠。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沒有及時添加輔食,造成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不足,缺鐵、缺鋅,能量不夠,所以消瘦。
1、3、6個月以后,孩子從母體帶來的抗體逐漸消失,孩子的抵抗力變差,容易生病,影響了生長發(fā)育和食欲,所以孩子消瘦。
3、輔食添加未適應孩子的消化能力,孩子吃得不少排出也多,當然生長減慢,變得消瘦了。
2)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影響生理上的影響:
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營養(yǎng)成分滿足不了嬰幼兒的發(fā)育需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心理上的影響:
1、過早添加米粉等固體食物容易造成日后的肥胖。對肥胖兒童的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在三四個月的時候過早地添加輔食,孩子在日后的發(fā)育過程中患肥胖的比例會大大增加。
2、不及時添加輔食,會影響孩子咀嚼能力的發(fā)育,影響語言的發(fā)展。3、一歲以后的孩子最好不再用奶瓶喝奶。跟蹤調查顯示,6個月就能獨立用杯子喝奶的孩子,長大以后獨立性好,不會依賴別人。從小依賴奶瓶的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會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