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我想讓你現(xiàn)在念!”巴特一邊說一邊爬到媽媽的膝蓋上。
媽媽顯得無可奈何,但是又不想在朋友面前失控,于是她極力控制著自己說:“媽咪現(xiàn)在不能給你講故事,但是媽咪等會兒會給你講,F(xiàn)在我想讓你回你的房間去看錄象!
我們簡直想像不出接下去會發(fā)生什么事。巴特固執(zhí)地要求道:“不,媽咪,現(xiàn)在給我念故事!”
我們正在想,巴特的媽媽不知道要用多少時間才能想出辦法對付他,很快我們就聽到媽媽說:“我會給你講的,親愛的。你為什么不回去看錄象?如果你是個好孩子,媽咪一會兒帶你出去吃冰激凌。你能為媽咪這么做嗎?”
“是的!
貝齊和她周圍的人打了個招呼,然后帶巴特回他的房間去。當(dāng)他們走出客廳時,我們聽到幾個女士議論說,巴特的表現(xiàn)真不好。有人用到“頑皮”這個詞,還有一位女士說她從來不能忍受她的孩子這么做。
大約兩分鐘后,貝齊回到牌桌上,說:“你們知道嗎,他一直盼著看那本新書呢。他很愛看書,我覺得他這個年齡的小孩喜歡讀書真了不起!
由于大家剛看到巴特發(fā)過脾氣,所以誰也不理會貝齊對他的夸獎。
接著,根據(jù)預(yù)錄的錄音,大約8分鐘之后,巴特又回到了客廳,他顯然除了系著的浮板外一絲不掛。他拿著書站在媽媽的椅子后面。
一個聲音說:“貝齊,我想巴特要找你!
“小家伙,你有毛病了?”貝齊驚叫道!澳阕约鹤呋胤块g去,我不叫你不許出來。快走!”
“可是,媽咪,你說好要給我念書的!
貝齊帶巴特回房間去,這時桌前的人悄聲議論著,說巴特的行為如何放任,說這個小辛普森簡直讓人不能忍受。
最讓我們感到好笑的議論是,有一個聽上去年歲較大的女士說:“我當(dāng)年帶我兒子的時候,如果有哪個兒子在我玩兒的時候敢赤身裸體到處走,我會揪著他的小光腚回他房間,用木勺教訓(xùn)他。今天的父母好像不敢定規(guī)矩似的。”
周圍的人七嘴八舌地贊同她的意見。有一個年紀(jì)不太大的聲音說:“巴特的媽媽顯然不相信打屁股有什么用,你看,她只好自食其果了!
總結(jié)
巴特和貝齊的“對手戲”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兩個人如何相得益彰,顯示出巴特行為中的DQ因子。巴特最初的舉動(“給我念書”)來自于他想吸引人注意的欲望。貝齊無意中促成了他的行為,因為沒有理由可以讓人相信,一個4歲的孩子能安安靜靜看三個小時的錄象。
最大的失敗是巴特一直習(xí)慣于得到媽媽的注意。他們倆相互作用的歷史使得一旦巴特沒得到他想要的注意,他就會采取行動去爭取。即使是負(fù)面的注意——嚴(yán)厲的警告也好,領(lǐng)著他回房間也好——也行,反正注意畢竟是注意。記住DQ2#——猴的總體特點:只有他們經(jīng)常處于注意的焦點時,他們才會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才會感到別人愛他。而等你意識到他們需要別人注意的愿望無止無休時,矛盾就會激化。
巴特像他的大多數(shù)猴伙伴一樣,可以用“一杯水”做個比喻。猴天性要引人注意,他們會盡其所能達(dá)到目的。每次巴特到客廳去,都是為了喚起他媽媽的注意,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成功的。但是媽媽不能完全滿足他的要求,他發(fā)現(xiàn)回到自己的房間時水杯又空了,于是他渴求更多的注意。每次回到女士們那里,他的水杯里裝進(jìn)的注意力只夠維持很短的時間。
如果你能在巴特不耐煩地看錄象時進(jìn)入到他的思想深處,你就會覺察到,他對媽媽給予客人的注意有一些嫉妒。你會聽到像這樣的內(nèi)心獨白:我媽媽應(yīng)該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