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外語,輕松自然的方法最好
在使館工作的順順媽告訴我們:她覺得《我5歲,我的英文比你行!》中介紹的多多接觸英文的過程是最好的,很自然。多多最初是從“認招牌”、“猜商店”、“看車牌”、“記圖像”開始的。每天和媽媽去幼兒園或者外出,媽媽就這樣教會他所有的字母。4歲的時候,多多進幼兒園,才聽說原來這些就是26個字母,還有順序的。爾后,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切都很簡單,這些字母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個的單詞,幾個單詞中間有小空空,就是一句話了。多多就這樣以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了英文學習的開始。
你的外語不夠好,怕什么,讓孩子教你呀!
多多媽媽讓孩子教她的辦法很聰明,當她發(fā)現(xiàn)多多對英文感興趣,就抓住時機,告訴多多一定要學好英文,告訴他媽媽還等著多多來教呢!這樣孩子有了成就感,自然就更有興趣。多多媽說,你給孩子一點空間,他會做秀給你看到無限的可能。
作為大學老師的月亮媽媽說:孩子還小,學到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感興趣。她覺得多多媽媽最成功的一點就是用這種快樂的方式,開啟了孩子學英文、用英文的興趣。另外,媽媽肯像個孩子一樣保持一種求知的心態(tài),作為孩子學習的伙伴一起來互相勉勵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非英文的語言環(huán)境里,要讓孩子堅持下去,家長真的需要有智慧的眼睛、快樂的心,長期地、不斷地發(fā)現(xiàn)使用英文的新樂趣,創(chuàng)造新的交流需要。否則,每天工作以外再給自己增加這樣的負擔,就很難持之以恒。
于是多多成了全家人練習英文的小老師,媽媽跟上了多多的腳步,一起進步。小姨媽常常和多多用英文做對話游戲,外婆也經(jīng)常請教他。就連從來不肯說英語的爸爸,也不再因為兒子和媽媽在公共場所說英文,感到不自在,甚至自己也偶爾說一點。
快樂最重要,在游戲中學習真是聰明!
一位叫周燕的媽媽說:快樂是孩子最應該得到的。她喜歡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的方式,她和女兒也經(jīng)常像多多和媽媽一樣,在自己制造的語言環(huán)境里,用夸張的語調、用都能懂得語言來交流溝通和玩耍。游戲讓她們誰也不會羞于張口。她們在使用有用的語言,真正說著“有用的話”。就像多多和媽媽說的那樣:問別人在哪里學英文,不如問自己在哪里用英文。
多多和媽媽每次的學習都是生活、游戲的開始:起床、吃飯,冰箱、浴室、客廳、臥室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教具,愛吃的所有東西、要求別人做的事情和自己感興趣的對話都無意中進入了他的英文寶盒。生活里喜歡算賬了,就學會了所有的數(shù)字。到商場里,喜歡的東西先學會英文表達成了一種樂趣。多多還跟電視里的演員打招呼、講話。制造DIY互動電視,這樣你就多了好多外國朋友,說英文一點也不寂寞。
多多媽媽發(fā)現(xiàn)課本里的內容和生活非常接近,于是每天利用一點時間和多多做游戲,扮演角色、做英文對話。根本不用天天拿出書來又念又背的。多多寫的習慣源自家里新買的傳真機,每天用英文和姨媽傳真聯(lián)絡,真是有趣!后來就有了自己的小本本,養(yǎng)成記錄想學的詞的習慣。
有恒心持續(xù)做那個“用英文的人”
身為翻譯的大桃爸爸認為:學語言如果有環(huán)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果沒有環(huán)境就是一個重復的過程。而第二個過程太艱苦,也太枯燥了。關鍵是你要給孩子一個長期的語言環(huán)境。
理智的爸爸更同意多多媽媽的說法:有沒有恒心持續(xù)做那個“用英文的人”才是真正的關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