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走平衡木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guī)定尺寸的平衡木。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shè)置:
A.只走一半的距離;
B.走完全程;
C.單手持物走;
D.雙手持物走。
幫助給予:
1.開始時成人需要反復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邊走,給予身體協(xié)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
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她的一只手給予扶持;
3.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
20.踢滾動的球
訓練目的:動作企畫能力、方向感。
訓練要求: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她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先用中型球練習,孩子的技巧熟練后再用小型球練習;
B.開始時訓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時可給予適當?shù)纳眢w幫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著他/她的身體,一手(或腳)推動他/她的右腳。
21.接彈球
訓練目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運動企畫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約1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1.距離設(shè)短一點,并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邊教邊把要點告訴孩子;
2.幫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xié)助;
3.距離逐漸增大,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接球;
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難,可換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后再換成中型球。
22.雙手拿球走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cè)平舉,掌心向上,兩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線路線行走。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徒手走;
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讓其嘗試持球并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
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后,給予身體指導;
23.腳尖走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3米的路程。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只走2-3步路的距離;
B.逐漸地增加走的距離直到達標。
幫助給予:
1.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她的雙手;
2.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及時的幫助;
3.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子堅持走到終點。
24.單腳跳
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只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只腳在空中數(shù)秒的姿勢;
B.鼓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C.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shù)。
幫助給予:
1.跟孩子一起跳,營造寬松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情緒,愿意參加游戲;
2.隨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的幫助;
3.及時引入獎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
25.坐丁字椅
訓練目的: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協(xié)調(diào)身體,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體平衡。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先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雙手放在腿上,保持雙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勢。
B.家長蹲下與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zhèn)髑蛴螒颍?/p>
C.讓孩子右手前平舉,右腳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換成左手重復以上游戲。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長可給予身體指導,幫助孩子學會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個(難度)環(huán)節(jié)中給予適當?shù)膸椭敝猎摥h(huán)節(jié)通過,再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
26.照鏡子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體以及轉(zhuǎn)身等動作為主。
適用年齡:4-5歲
難度設(shè)置:
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復動作;
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并且加快動作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