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和促使兒童良好行為的產生,在兒童多動癥治療計劃中,陽性強化法常與懲罰法、消退法、矯枉過正法等合并使用。
②處罰法:為了減少或消除兒童的某些不良行為而采取處罰措施。一般可采用暫時隔離法,使他明白不良行為,從而消除不良行為,但處罰不宜采取恐嚇、打罵等粗暴方式,以免造成兒童的逆反心理。
③消退法:是一種減少或消除兒童不良行為發(fā)生的方法。治療前首先要了解何種因素對不良行為起了強化作用,找到強化因素后,對其進行消退。例如,兒童發(fā)脾氣,可能會因父母的過分關注而強化,并反復發(fā)生。若父母采取不理睬的態(tài)度來對待,則發(fā)脾氣行為可能逐漸消退。
、艹C枉過正法:通過對某些不良行為進行處罰,以減少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矯枉過正法雖然采取處罰手段矯治兒童不良的行為,但不能使兒童產生肉體上的痛苦,因此較易取得兒童的合作,矯枉過正法可用于治療多動癥兒童的刻板運動、沖動行為、攻擊和破壞行為等。
杜亞松教授:家庭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治療在中國開展的時間不長,10多年前我國學者才開始接觸并認識家庭治療。
一般來說,家庭治療的安排是按以下順序進行的:對在咨詢門診中認為需進行家庭治療的ADHD患兒家庭做如下安排:預約~填寫''家系表''、安排治療時間一首次治療一后續(xù)治療(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數次)~治療結束。每次治療結束時都要根據具體要解決的問題布置適當的干預性家庭作業(yè)。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中常用的基本技術有"循環(huán)提問"、"中立性"和"假設提問",這是最早由意大利米蘭家庭治療小組提出的家庭治療的三項基本原則。循環(huán)提問是通過對家庭成員就某一個問題或某一個觀點提出循環(huán)式詢問,使每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然后從他人的反饋意見中得到信息,從而認識自己、得到啟迪,而不是對問題或觀點直接提問或直接評論。中立性是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中的主要觀點和操作方法之一,它強調給家庭擾動及其擾動給家庭帶來的反應,而不是刻意表明治療師的情感傾向、有什么樣的觀點、與哪個家庭成員結盟。假設提問是對治療過程中得到信息時刻做出假設,根據治療師的假設引導家庭朝向治療的目的發(fā)展。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目的是在干擾動家庭成員,從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不能適合家庭正常功能的成員之間的關系。交往方式和游戲規(guī)則,重新建構起解決問題、應付挑戰(zhàn)、改善關系的新的家庭關系,通過改變家庭關系系統(tǒng)、認知模式和交流模式,使家庭的固有游戲規(guī)則發(fā)生某些變化,從而達到治療之目的。
家庭治療對國人來講還是新的治療方法,作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它已經能為多數的家庭所接受,不僅對ADop兒童有效,而且對兒童和青少年情緒問題、行為問題、學習問題、親子關系問題的效果也不錯。Gnn和Kniskm(991)對經過家庭治療的家庭隨訪研究后發(fā)現(xiàn),70%以上的家庭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這種改善體現(xiàn)在患者的病態(tài)行為和不良家庭關系上。筆者對20多個兒童行為障礙和情緒問題家庭的治療結果顯示效果明顯。
靜進教授:還可經常組織小型家長學習班,由醫(yī)生講解有關ADHD的知識和特殊照管方法,讓家長相互交流育兒D得及各自看法,同時也能宣泄心中的郁悶,改正不良的教養(yǎng)態(tài)度與方法。這種方式也可移用到學校,對象為患兒的老師,以獲得教師的理解與配合。
金星明教授:學齡前期的ADHD兒童,不主張用藥,而是著重行為矯正和感覺統(tǒng)合V;;練。行為矯正能預防和減少有問題的行為,感覺統(tǒng)合伙!練能增加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有助于取得更適當的行為。這樣的干預不能只限于醫(yī)療機構,而是要指導父母和教師掌握這些策略,用在教室和家庭中,近年來國際上已出版了一些有關的書籍,對ADHD)L童的注意缺陷、沖動、多動均有具體的應付策略,使ADHD兒童在各種情境下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