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力讓我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種蟲子的幼蟲,一生下來,必得靠吃嫩葉維生,它會利用光線去尋求食物;可是等它長到某一個階段,這種對光線的敏感力很快就消失了。兒童成長的階段,也有同樣的現(xiàn)象。敏感力是表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某一段時間,只對環(huán)境中的一特定事情,涌出如泉水般的最大興趣和不斷地主動觸摸、模仿或?qū)W習的舉動,而且成果驚人。例如:處于語言敏感力表露的時段(我們稱之為語言敏感期),兒童會對語言產(chǎn)生最大的興趣,他以模仿大人的用字來快速學習,在語言的字匯容量與表達力上,更是神速地增加。他不需要文法書,也不需要詞類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經(jīng)由環(huán)境,學習字正腔圓的各種語言。
更例如:小嬰兒出生到某一階段,會自然地學爬,以致于學走路,那是因為到了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學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錯過了該項智能發(fā)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學習,不僅已失掉學習興趣,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也會加上數(shù)倍呢!
感官敏感期表由于人類的智能發(fā)展,是從感官吸收外界的訊息開始的,所以在兒童的抽象思考能力,還未發(fā)展出來以前,都是利用親身的感覺來認識世界,從零歲到六歲兒童的敏感期,也就多集中于感官上:
年 齡 敏感時期(Sensitive Periods)出生到3 歲 屬于潛意識的吸收心智(Unconc-ious Absorbent Mind1 1/2歲到3歲 感官經(jīng)驗、語言發(fā)展1 1/2歲到4歲 對細小物體發(fā)生興趣2 歲到4歲 明白時間上、空間上的秩序2 1/2歲到6歲 感官的凈化3 歲到6歲 對成人的教化有敏感的感受性3 1/2歲到4 1/2歲 寫字4 歲到4 1/2歲 觸覺發(fā)展4 1/2歲到5 1/2歲 朗讀注:摘自許興仁編譯"蒙特梭利教具教引"上面這個表,可以當作幫助您了解孩子的一個參考。在這些感官的敏感期內(nèi),大人應該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孩子充分學習。
原理論(五)──工作人性我們來看看小明是怎么工作的: "小明從老師手里接過玻璃杯,玻璃杯外圍的三分之二地方,老師已經(jīng)先行貼了一圈紅膠帶。小明拿著杯子,到了洗手臺前,轉(zhuǎn)開水龍頭,將水裝到杯子紅膠帶所指示的界限,關上了水龍頭,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著杯子回到了活動室。
小明看看老師,老師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頭,原來,老師也用紅膠帶在地板上貼了一條直線。小明慢慢地走到了線的起端,雙腳并攏,眼睛看前面,一步接一步地踩在直線上,緩緩地向前走去。他的步伐是這么的小心,杯里的水也沒有溢出來。當他到達了線的盡頭,將水倒回洗手臺,把杯子還給老師,回到坐位,他的神情流露出極有成就的愉快,老師也報以微笑,表示贊許!" 不錯,這就是孩子很正常的"工作!"孩子在兒童之家,學習日常生活─自我訓練(走路)的成長"工作"。
大人與小孩工作性質(zhì)不同當孩子嚴肅地做前面那件工作時,你千萬不能認為那是毫無意義的,甚至以為他是學著馬戲團走鋼絲的游戲;其實他在做著一件神圣的事──學習成人的正確走路和沉靜細心。
工作不同于游戲,游戲只是無目的的嬉耍,而"工作"則是一種目標,有進步的活動。
就拿前面的那個例子來說吧:小明捧著杯子走線,不僅是要他練習"用手捧杯子"、"開水龍頭"、"速度穩(wěn)健"、"眼睛往前看"等等單獨的動作,更要他學習如何將這些合在一起,達到整合至平衡(協(xié)調(diào))的狀態(tài)。
就蒙特梭利的幼兒教育來說,這件"工作"的目的:(1)訓練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做事聚精會神, 并體驗"獨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2) 也借著四肢的活動,使孩子的人格、智能與體能同時發(fā)展。 就如少棒隊的小國手一樣,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使眼力和臂力協(xié)調(diào),發(fā)揮強大的打擊力。孩子的生理、心理功能,經(jīng)由不斷地活動,也才能越來越敏銳靈,日新而又新地長進。